已于1月1日实施的燃油税对2009年中国车市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特别是对摩托车市场能否起到拉动作用?业界看法不一,见仁见智,沸沸扬扬,秋色难分。
支持方肯定,燃油税改革对2009年车市是利好。原因是燃油税实施并伴随着油价下降,对处在观望中的准车主而言稳定了消费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小型车市场和新能源车的研发生产;有利于理顺油价形成机制,对车市场发挥正面影响。
反对方认为,燃油税改革对2009年车市是利空。因为经济环境萧条,燃油税改革又不彻底,油价下降幅度并未达到多数消费者的期望值;客车等商用车及大型私车的使用成本必然上升,实施燃油税充其量只能算一副“心理安抚剂”。
中立者评说,燃油税改革前后油价悬殊不大,过路过桥等费用仍照旧征收,再者汽车、摩托车并非生活必需品,燃油税对车市增长的影响有限,但偏向利好,至少体现了“多用油多缴税,少用油少缴税”的公平原则,不过政府还应有配套的刺激措施才行。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国内车市增长放缓,特别是以国际市场定产的企业,形势就更为严峻。2009年1月1日登场的燃油税算是中国政府送给广大公民的一份新年礼物,公众还是赞誉多于贬斥。
事实是,摩托车不是汽车,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弹性不大。论型式,多集中于街车、街跑车和弯梁车,且近年来企业已将前两种款式的设计元素互相渗透融合,使之更加符合消费者的口味。论排量,又多以125mL为分水岭向上下递减,400mL以上的份额不高,销量增长较快的弯梁车其排量又多为110mL,销往农村市场的三轮摩托车,排量也以250mL居多。正因如此,这些主打车型的实际油耗大多在2.5L/100km左右,鲜有超过3.0L/100km的。此外,摩托车不能上高速路,这是中国的国情,故高速路照常收费与摩托车用户不相干。普通消费者对养路费以外的其它5项费用并不关心,因为这些离他们的日常生活较远,抗得住经济危机还愿意买摩托车的人,不会太在意这个问题,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下调20%的燃油费后,能省钱就好。
与汽车相较,摩托车的使用经济性早已有目共睹,因此笔者认为,燃油税的实施很难对摩托车消费施以影响,但对消费结构的调整是可望起到助推作用的。
2009年车市最大的利空是国际市场萎缩,这个萎缩量很大,且短期内难以复苏;2009年车市最大的利好是从2月1日起,摩托车列入了下乡政策补贴范围,并将从12个省(区、市)推广到全国。至此,农村居民购买摩托车同样可获得13%的政策补贴了。伴随着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无疑将对新列入的摩托车提供广阔的市场。
销往农村市场的摩托车及家用电器多为高效节能产品,因此排量适中、油耗低、性价比高的摩托车必将大受农村消费者欢迎。只要我们的企业把摩托车下乡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抓住机遇,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摩托车市场定会在早春二月唱响动听的春之曲。(摩托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