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2011年,是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进程中极为震荡的一年。
其表现在:市场整体发展乏力,部分区域市场下滑幅度甚至超过20%~30%,使得多数经销商谈销兴叹,摇头不止。而本年度的重头戏国Ⅲ标准的实施,更让行业呈现多元化格局,加速行业转型升级,让有些品牌笑也让有些品牌哭。国Ⅲ的切换,使得厂家在其生产成本上加大投入,直接导致产品价格的上升,企业应对国Ⅲ的营销策略,会直接影响产品销量的升降。这就引发了各个品牌的国Ⅱ库存销量大战,而一些假国Ⅲ趁机搅局,打着国Ⅲ的幌子,在市场在大行其道。
国内一线自主品牌在相对艰难的2011年,仍在成本上加大投入,在销售策略上采取特色营销手段,稳网拓网,扩充渠道,以挽住销量下滑的颓势,其中不乏亮点。而在国内一线自主品牌销量下滑的同时,却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合资品牌和一些国内二线品牌的销量增量明显,让人看到行业更深层次的东西,这或许将成为行业洗牌的契机。
2011年10月,重庆摩博会的盛大举办,为中国摩迷奉献了一场饕餮盛宴,从展会上我们可以看见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希望与春天,看到行业转型升级的华美亮相、大步向前。我们也得以从中窥见到未来中国摩托车产品的发展趋势,那就是产品的运动化、休闲化、个性化得以加强。这也从今年产品的销量中得到验证,今年老款骑式车如铃木王、五羊款等销量明显下滑,踏板车、运动骑式车型日益风靡。众多大排量车型亮相摩博会,更让我们看到休闲运动车型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壮大,随着消费群体的日益年轻化,大排已经是一种趋势。
身处逆境中的摩托车企业,在大盘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仍然坚守在行业的第一线,其表现可圈可点。这些企业依靠自身的实力和大无畏的开拓精神,努力创新,另劈蹊径,在相对的2011年表现突出,让人刮目。
2011年已经成为过去,我们将从行业市场、企业、产品、营销等方面,对这一年进行梳理,书写2011年中国摩托车行业白皮书,以便殷鉴过去,洞烛未来,促成行业更好地前行。
第一部分:国内市场分析
市场整体疲软,行业处于困局
2011年,全国摩托车销量持续下滑,市场形势不容乐观。从销售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全国大部分省市均呈下滑趋势,少部分销量与去年持平,有的出现微量增长,成为2011年中唯一的亮点。
2011年,国Ⅲ标准开始实施,企业加大了对这方面的投入,使得终端零售价格上涨400元~1200元,产品价格的上涨,使得消费者在一时难以接受,导致前两个季度销量直接下降。虽然在第三个季度末,国内摩托车行业逐渐全方位地适应了国Ⅲ时代,销量较前两个季度有所回升。部分区域市场仍受价格因素影响较大。
品牌方面,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在进一步扩大,在艰难的2011年,一些合资品牌的销量出现了增长。目前消费群体朝80后、90后转变,他们已慢慢成为市场消费主力,在追求个性化、时尚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品牌内涵,而合资品牌的品质和服务,更符合他们消费品味。合资品牌市场份额的上升,也从侧面说明了国产品牌在不断地下滑。此外,虽然大部分国产一线品牌均存在下滑趋势,但一些二线品牌却出现了增长。
车型方面,老款骑式车如铃木王、五羊款等销量明显下滑,踏板车、运动车型、异型车销量有所上升。这种产品结构的变化,一方面说明消费群体的改变,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摩托车行业到了转型升级的时刻。在网络方面,今年各大企业都加大了网络的维护与建设,但网络流失现象仍然严重,部分已转战农村市场,2011年摩托下乡政策对消费的拉动还是很明显,产生了积极影响。
区域市场消费理念有所加强,品牌、产品结构发生微妙变化
华南(广东、广西、海南、福建)
在整个华南地区,2011年销量约180万辆。
华南地区第三季度的销量与2010年同比下滑10%左右,第四季度有所回升,同比下滑5%左右,下滑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华南地区主要车型仍然以跨骑、踏板、弯梁为主,在跨骑车中,运动款上升较大;踏板车有趋向小型化的走势;弯梁车只有广西销售较好。广东个性消费比较明显,改装比较盛行;运动款上升较快,踏板车小型化走势比较明显。其它省份也是异型车款上升较快,五羊款、铃木王款有下滑走势。在湖南市场,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大部分品牌开始转向农村市场。
江浙(江苏、浙江)
江浙及山东地区2011年销量约70万辆。
在江浙地区,主要是几个合资品牌在竞争,合资品牌占有率有下降走势。江浙市场近几年的市场总量一直呈下滑走势,2011年同比稍有下滑,但下滑幅度很小。江浙地区摩托车市场的最大特点便是受电动车和汽车的影响较大。江浙地处平原地带,故而电动车在这一地区十分受欢迎,江浙地区经济发达,汽车普及,所以摩托车市场受到电动车和汽车的夹击,形势不容乐观。
江浙地区是踏板车销量比较大的两个省份,踏板车的市场份额约30%,但这几年受电动车的冲击,份额有所下滑。跨骑车的市场份额没有大的变化,弯梁稍微有点上升。江浙摩托车消费价格向5000~7000元的价格靠拢,这一区间的销量占了至少75%的份额;合资品牌的占有率达到了50%。铃木王款、钻豹款仍是销量最大的款式,目前这两款式车型份额基本没有变化,五羊款下滑较快;运动款稍有上升。
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东北地区2011年销量约为59万辆
东北摩托市场同比2010年有所好转。这可能是因为东北地区2010年下滑太快,现在则出现一个反弹。东北市场摩托车消费有向合资品牌集中的走势,合资品牌在这一地区的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合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地的消费理念改变,而随着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加大,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也随之缩小。
东北市场跨骑与弯梁平分秋色,而踏板车的销量不超过5%。弯梁车还有进一步上升的走势,踏板车近期还在下滑。摩托车消费价格也有所提升,跨骑车4500元~6000元档次销量最大,弯梁车价格大部分在4000元以上。东北摩托车消费的提升估计是国家的惠农政策刺激,提高了农村的收入水平。
西北(甘肃、宁夏、陕西、青海、新疆)
2011年西北地区销量约为96万辆
西部4省中,新疆市场销量有所上升,但上升比例不大。而甘肃、宁夏、陕西市场均有所下滑,下滑幅度在5%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北 仍然以跨骑车和弯梁为主,跨骑约50%,弯梁40%左右;五羊款仍牢牢占统治地位。从2011年销售情况看,西北踏板车有上升走势,特别是小型踏板。日系合资品牌市场占有率提升较快,这是因为合资品牌在这一地区加大了市场推广力度,人们消费水平也逐步提高,对品牌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这种趋势将持续下去。西北也与东北市场一样,摩托车的消费价格也在提升,随着这一地区居民生活收入的提高,人们手中有更多的钱来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在这一地区,价格将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而随着消费价格的提升,有利于体现厂商在价格上的竞争力。
华北(内蒙古、山西、河北)
华北地区2011年销量约为59万辆,同比有所下滑。
华北地区是矿产大省,因为2011国际经济不景气,导致资源价格暴跌,进而影响了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厂矿的不景气,从而又导致外来务工人员的减少。在河北市场,主要以铃木王款、钻豹款为主,而山西、内蒙以五羊款为主,弯梁车在这一区域市场略有上升,而踏板车本身在这一市场的销售量就很小,与2010年的销量基本持平。就整个华北地区来说,消费需求没有大的变化,但踏板有上升趋势,特别是小型踏板。
华中(河南、湖南、江西、湖北)
华中地区2011年销量约210万辆。
华中地区2011年销量下滑较快,幅度超过了20%,这主要是因为华中地区对价格比较敏感,从而影响了整个地区的摩托车销量。
在华中地区,品牌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合资品牌的占有率越来越大,随着合资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缩小。整个地区,踏板车、弯梁车的销量在增长,而跨骑车比例有所下降。虽然如此,但也主要集中在老式铃木王款、五羊款上面,而比较时尚又实用的跨骑车在这一地区还是有所增长,如铃木骏驰、雅马哈天戟等,铃木王改款及钻豹改款亦大幅增长。助力踏板车增长较快,这得益于一部分年轻的消费者,随着他们购买力的增强,一些时尚且实用的车型逐渐成为他们的最爱。
在河南市场,弯梁车的比例占到60%~70%,而老式的五羊款在当地几乎没有什么市场。而在湖南市场,跨骑车、踏板车和弯梁车的比例为6:3.5:0.5.。
西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
西南地区2011年销量约为180万辆
西南地区2011年销量基本与2010年持平,品牌的集中度在逐步加大,合资品牌也在逐渐抢占这一地区的市场份额。
由于西南地区多是山路,需要劲道较大的车,对于车辆的动力要求较为严格。所以,在车型上,150排量的跨骑车增长较快,对越野款式也有一定的需求,西南五羊款的销量在逐渐减少,异型如铃木王款、骏驰款、钻豹款在不断增长。同时,四川地区对于跨骑车、踏板车的需求有所增强,因此这两款车型都有上升趋势。2011年四川的总销量同比下滑,乡镇网点有所萎缩,城镇消费与2010年基本持平,而农村消费在日趋减少。由于“震后经济”的结束,国家对四川的投入减少,大量人员又开始外出务工,致使农村消费市场萎缩,从而影响整个四川市场的销量。(待续)(摩托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