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世纪以来,雷戴维森一直是美国的代名词,象征着自由大道、原始动力和美好时光。哈雷摩托车的形象在全世界车迷心中生根发芽,哈雷不仅仅是摩托车,更代表着自由、个性,以及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受哈雷戴维森的邀请,本刊记者于2012年8月底前往大洋彼岸的美国,参加由哈雷戴维森组织的“溯源传奇之旅”中国媒体探访哈雷故乡活动。几天的参观、访问,让这些媒体人得以直面哈雷独有的机车文化,探寻是什么让哈雷精神得以传承百年。
百年历史的传承
1903年,威廉哈雷(William Harley)和戴维森(Davidson)三兄弟在密尔沃基创建了著名的(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公司。100多年来,它经历了战争、经济衰退、萧条、罢工、买断和回购、国外竞争以及市场变幻的重重洗礼,但它经受住了所有考验。
位于美国密歇根湖西岸的密尔沃基是威斯康星州最大城市和湖港,它是哈雷摩托的发源地,同样也是全球哈雷迷的精神圣地。哈雷戴维森博物馆位于密尔沃基中心城区附近,该博物馆整体面积约4万平方米,其主体由三栋建筑物构成,外观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和钢结构,充分彰显了哈雷作为工业时代产物的独特金属质感和凛然霸气。
博物馆历经3年精心打造于2008年7月1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馆中按时间顺序展示了品牌诞生一百年来所制造的逾450辆国内哈雷摩托车,每一辆都被深深寄予了对梦想的忘我追逐和对自由的无限向往。这里收藏了各种珍贵的车型,包括第一款哈雷、“猫王”曾经的爱车、让哈雷享誉全球的电影《逍遥骑士》中的机车(复制)、哈雷历代警用车,以及各式各样的定制车等。
博物馆中除了这些各具特色的哈雷摩托车还包括一些如引擎展馆、比赛展馆、设计实验室等特殊展厅,向公众展示哈雷全方位的进化史。此外,馆中还收藏了众多保存完好的珍贵历史物品和资料如服饰、照片、影像和文献档案等,向公众充分展示了哈雷所代表的独特骑行文化和生活方式。并且展馆中还复制了一条上世纪20年代的木板跑道,上面陈列着哈雷曾专门为摩托车赛设计并制造的众多车型。
博物馆通过展示与哈雷戴维森相关的名人、产品、“历史和文化,进一步宣扬了其激情、勇敢、个性,自由的品牌精神。它不仅为参观者了解哈雷戴维森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也成为了品牌爱好者和哈雷骑手的又一个梦想之地。目前博物馆也是密尔沃基市最著名的观光胜地之一,每年大约有35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此参观。
精湛工艺的呈现
在结束密尔沃基的访问活动后,媒体团前往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约克市,这里有一家哈雷戴维森摩托车主力制造工厂,该工厂成立于1973年,主要生产哈雷各类车系。目前他们也从事各种零部件的制造生产,如车架、油箱以及挡泥板等。
在厂区内,媒体团第一次真正近距离了解到哈雷摩托车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走完一个完整的生产流程路线,大家详细地了解到工厂的生产和组装工序,包括几乎不对外开放的关键部件的制造和整车的组装过程也对来自中国的客人开放。高精密的设备,用料十足的材料,保证了每辆哈雷摩托车的高品质。多年以来,成千上万的哈雷戴维森狂热爱好者们造访宾州约克市,来见证激情机车的诞生。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在整个参观、访问活动中,媒体团也采访了两位重量级人物━━哈雷戴维森博物馆总裁比尔8226;戴维森(Bill Davidson)和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公司总裁&首席运营官罗迈德(Matt Levatich)。双方就哈雷文化、历史传承、未来发展、特别是哈雷的中国发展之路以及东西方的文化差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记者:如果用三个理由概括为什么喜欢哈雷而不是其他的摩托车。
Bill Davidson:独一无二的外观、声音和骑行感受,这是任何一个其他品牌都无法比拟的。
记者:在哈雷博物馆里这么多的摩托车里面,有哪些是还可以正常运行的?
Bill Davidson:博物馆里面有将近500台摩托车,目前有将近150台正在展示,但是所有博物馆里的摩托车都是可以骑的,都可以正常运行。所有的摩托车并非模型,都是实实在在的真车。这里拥有了全世界关于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和它历史最完整的展示。
记者:你个人车库里面拥有多少台哈雷摩托车?是否还有其他品牌的摩托车?
Bill Davidson:毫无疑问,我只有哈雷戴维森,因为我热爱哈雷,哈雷不仅是我的生命,也是我的家人。目前我差不多有15辆哈雷摩托车,这是我真正的爱好所在,我经常下班回家,会到车库清洗我的摩托车,为其装饰或进行个性化改装,我非常享受这些工作。事实上我从3岁就跟我父亲骑车了,6岁的时候开始独自骑摩托车。而我的女儿也是从6岁起也就开始驾驶哈雷摩托车了。
记者: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开哈雷?
Bill Davidson:事实上,哈雷摩托车适合所有人。不管你几岁、来自哪里、拥有怎样的肤色和怎样的文化背景,哈雷戴维森对于全世界的人来说都有一样的吸引力。
记者:你有没有想过怎么样让世界各地更多的人来参观密尔沃基的博物馆。
Bill Davidson:我们正在考虑这个问题,采取一些高科技手段,在网络上开启虚拟的博物馆旅程,哈雷爱好者们可以在网上注册,通过网络获得博物馆的参观体验。目前这还只是一个概念,但我们也在不断努力和尝试,希望有朝一日这个概念可以实现。
记者:当哈雷品牌为迎接挑战越来越适应全球化趋势的时候,哈雷如何保留自己的传统?
Matt Levatich:我们很明白自己的品牌的内涵,顺应我们的客户的需求,即使我们在不停的探索新的产品、新的市场、新的客户群的时候,我们也始终坚持哈雷戴维森的一贯品牌风格和特性。哈雷戴维森所代表的自由、勇敢、激情、个性的精神是始终如一的。
记者:目前哈雷全球销售的预期是怎样的?
Matt Levatich:我们计划在2012年有24.5万辆到25万辆的摩托车销量。目前由于全球经济形势以及消费动向的不确定性,我们的公司战略也在灵活调整。
记者:虽然哈雷在中国正不断发展,但目前消费哈雷的门槛仍然很高,有什么办法能让更多崇尚自由的车迷去接触到哈雷?
Matt Levatich:首先,我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虽然也面临了一些挑战,比如骑行路段和上牌等方面的限制,但我们对中国市场拥有一个长久的承诺,我们也在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目前我们在中国拥有12家经销商,另外还有2家已经在筹备中。进入中国的7年间,我们已取得了这样的一个很好成绩,我们也期待能不断开拓中国市场,将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和骑行体验带给更多中国消费者。这可能需要一点时间,但是我们的承诺不会改变。
记者:哈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但同时哈雷也拥有很多创新的科技。如何保持传统与创新的平衡。
Matt Levatich:我自己本身也参与了产品研发工作,哈雷戴维森很多方面对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比如它的迷人外形、它的简洁风格,它的力量、个性等。哈雷保持的是一种简洁和高度的美观性,同时我们也十分重视摩托车的性能、安全、便利性,同时全球范围内我们还有关于排放和声音的标准,所有哈雷戴维森不仅给客户提供原汁原味的哈雷摩托车,同时也在科技上、特别是安全上进行持续的投资。
记者:请用一个词来表达哈雷的精神。
Matt Levatich:自由。在结束之前,我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有一个17岁的儿子,他已经在学校学习了三年的中文 ,今年7月,他利用假期在中国昆明的戴尔公司实习,在店销售电脑。于公于私来说,我都感到很激动,我们与中国有着很多密切的联系,我也非常期待能骑着我的哈雷去探索更多中国的美丽风光。(来源:摩托车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