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做什么?
每一个企业都怀着创始人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企业发展的愿景,也是企业发展的方向
企业的存在价值就决定了其存在方式
尽管很多企业都把企业的存在价值放在创造财富的基础上,也因此,企业繁殖之快令人吃惊。但是,财富往往来得快,去得快。这样的企业充其量就是一个投机型企业,兴奋性企业,只有短暂的振奋,没有长久的持续的发展。
“顾客不是上帝,我们才是上帝。”这是一个企业的高层的原话,因为我们的创造决定着顾客的使用、体验与感受;而我们的价值理念就决定着我们是否具备制造或者创造出顾客所享受的产品。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顾客真的不是上帝,上帝就是我们制造者,因为我们要么简单而原始地制造,要么贴心地创造。
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永远离不开对自己的清醒认识。迷失的结果只能是误入歧途。在摩托车行业,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从这些倒下企业的地方,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迷惘,迷茫与迷失对于一个企业的致命伤害。这些曾经创造过一定业绩、并自我感觉良好的企业为什么在一夜之间倒闭?其实,它们最大的敌人不是竞争对手,不是市场,而是它们自己。它们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也不知道方向和出路在哪里,它们唯一知道的是,别人都这么做,也都活下来了。殊不知,同样的方式会有不同的结果,因为,路相同,道不同,结果必然会迥异。
纵观当前的摩托车行业,有几家企业值行赞赏。
宗申。为什么要把宗申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因为它已经形成了摩托车文化的气息。在一个只有短暂发展期的市场,宗申从一个维修铺起家,并且胸怀大志,愿意以加倍的努力与付出来高筑墙、广积粮,潜心摩托车产业。应该说,目前,只有宗申具备最完善的摩托车文化价值链条,也只有宗申让摩托车有了中国味道。“中国龙,宗申梦”,宗申有着自己的梦想,这让人不禁联想起“海尔,中国造”,虽然时隔二十载,但是,同样的梦想、豪情、努力与实践,正在使宗申具备长远的持续的发展动力与潜力。尽管宗申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宗申有可能并在努力地成为最优秀的中国本土摩托车企业。“中国味道,宗申摩托”,如果宗申能做到这样的话,宗申就肯定是中国最优秀的本土摩托车企业了。
大长江。大长江对产品的近乎挑剔的追求,使摩托车行业有了一个真正的榜样。当然,大长江虽然算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它也有不足,但这并不防碍它成为一家优秀的摩托车企业。正是基于一种制造精品的精品主义,大长江努力地让每款车都最大可能地接近最高品质。也许,它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是,它至少表明这是一家认真的企业,一家严谨的企业,一家负责任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没有理由不获得顾客的青睐。在过去,我们太注重模式,大过于急功近利地寻求营销的一招成功的秘诀,真正的秘诀是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候做了合适的事情。大长江的踏实与认真,让优秀企业变得似乎清晰而又模糊。为什么“仅出精品”,因为王大威和他的大长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钱江。海外并购使中国摩托车企业第一次“吃螃蟹”。尽管从目前来看,这样的并购还没有体现出太大的意义,或者说,文字和理论上的意义大于实际,但是,从这个举动中,我们看到了钱江的努力。努力的企业是值得尊重的企业。前几年,钱江一直保持着波澜不惊、稳步前进的势头,显得很稳重。在很多国有企业陷入困境、或者缠足不前的时候,钱江表现出难得的智慧与勇气。以前,钱江一直在告诉顾客和行业,它们最“耐磨”。无论是否真的最“耐磨”,它都表明了它的想法;耐磨。尽管,这只是一个产品的卖点而已,但是,至少它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制造顾客喜欢的摩托车。电喷技术上的突破与使用,值得钱江有理由在这里占据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它已经宣称要做世界前列的制造厂家。无论多么宏大的目标,如果值得付诸行动,那就是一种可能。无论能否实现,都值得庆贺,因为钱江开始在寻找真正的自己,开始来认真地思考该做什么了。
能够把自己想做什么想清楚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这个行业寡头。而今后的市场,必定是寡头竞争的市场。因此,一个企业如果不能真正地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那么,对于这个企业来说,不仅是一种悲哀,可能会面临一场悲剧的下场。 (待续)(摩托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