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地利人和 未来几年嘉陵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
从目前来看,中国摩托车行业未来发展之路仍将是荆棘满途,一方面,大中城市禁、限摩之风愈演愈烈,并有蔓延和扩大的趋势,扼杀了城市对高中端产品的需求;另外一方面,由于原材料、能源价格持续攀升,产品成本将进一步增加;同时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持续加息等因素,都会给中国摩托车行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另外,从2008年7月1日起,中国将实施国3加装OBD车型式认证,这意味着,届时达标国2排放的车将不能继续销售;而到2009年的7月1日,要求所有销售的车型,必须达到国3排放并加装OBD,即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国3标准。这些都会给中国摩托车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
从嘉陵当前生产经营来看,虽然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但与同行业相比,嘉陵仍具有许多比较优势。具体表现在:
一、退城进郊搬迁━━嘉陵脱胎换骨的历史机遇
实施“退城进郊”整体搬迁,对嘉陵来讲,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是嘉陵摆脱困境、重整旗鼓、实现飞跃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出让嘉陵集团本部部分土地(1044亩)和嘉陵华西公司土地置换补偿,嘉陵可以获得16亿多元资金,在当前银根紧缩、持续加息的情况下,其资金注入十分宝贵,非常及时和关键,基本解决了嘉陵迁建资金和当期经营资金问题。该资金的注入,不仅大大缓解了嘉陵当前的资金压力,还可通过加强资金运作,改善贷款结构,减少财务费用,增加收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搬迁,嘉陵可以解决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用地不足问题,扩大生产规模,突破产能瓶颈;通过搬迁,嘉陵可以改善物流状况,减少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运行效益;通过实施搬迁,并结合系统调整和技术改造,可彻底解决嘉陵的结构、能力和发展等重大关键问题。所以说,此次搬迁不是简单的挪窝和异地克隆,利用搬迁的机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
在着手新厂区规划和建设的同时,嘉陵将会同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剥离一部分非主业资产,淘汰一批非主导产品,促进产品结构全面升级换代,集中企业资源,做大做强包括摩托车发动机和整车在内的汽油机动力相关产品。与此同时,大力调整产品结构、生产组织结构、人员结构、资本结构等,促使企业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运行机制,从而实现企业的搬活搬大搬强。
通过整体搬迁,对企业实行脱胎换骨式的整合改造,必将为嘉陵未来的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
二、嘉陵通过政策性破产实现了卸债减负、轻装前进
嘉陵工业有限公司(含成都华西厂)政策性破产于2007年5月底顺利完成破产终结,共卸债近11亿元,有效减员近5000人,实现了“卸债、减负”目标,优化了人员结构,减轻了企业办社会负担,嘉陵可以轻装前进。
三、品牌优势是嘉陵拥有的宝贵资源
“嘉陵”商标于1981年申请注册。经过20多年的精心耕耘,“嘉陵”已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是中国摩托车行业第一个驰名商标,并逐步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品牌。嘉陵建立了以“品牌体系”、“CI手册”为核心的规范化的品牌管理制度。根据2007年央视摩托车发展论坛组委会市场需求及品牌认知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嘉陵品牌位居知晓度榜首。2007年,嘉陵连续第4次跻身于“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行列,品牌价值由以前的63.82亿元攀升至66.5亿元,位列500强中第93位。
四、嘉陵摩托车主业发展平台已初步具备,有实力和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同行业中,嘉陵的品牌品质、技术研发、技术装备、营销服务等仍占有比较优势。尤其是近两年来,嘉陵大力实施“价值回归、品牌提升”工程,着力构建产品技术平台、提升产品品质等,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构建起了新的产品及技术平台,全面提升了产品整体商品性和综合质量性能,主导产品技术、品质接近合资企业水平,得到了同行业和商家、用户的认同,市场信心得到大幅提升。现在,嘉陵的产品陈列更加清晰、简化、产品差异化更加突出,产品价值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
五、嘉陵军民品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民品“参军”带来新的机遇
早在1979年,身为兵器人的嘉陵人就率先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率先开发民品,开创了嘉陵的摩托车事业,成为中国“军民结合”的先进典型,引领并带动了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形成和发展。而在20多年之后,嘉陵人又率先走出了摩托车“军民结合”之路,民品━━摩托车“参军”了,聪明的嘉陵人充分发挥自己“军民结合”的优势,利用大排量摩托车技术平台,实现了在“军民结合”条件下的又一次飞跃:第1000辆JH600B军用边三轮摩托车下线,这标志着嘉陵人在“军民结合”之路上成功迈出了一大步。
摩托车“参军”,这给嘉陵发展摩托车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中国的摩托车企业没有哪一个敢说军民结合,更不用说融合了,只有嘉陵一家,这是嘉陵最大的特色和亮点。
六、兵装集团摩托车产业整合为嘉陵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据悉,2007年兵装集团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对旗下的嘉陵、建设、轻骑和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的摩托车产业进行整合。在兵装集团这次对摩托车产业的整合中,嘉陵将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嘉陵在兵装集团摩托车产业整合中的主导作用。这对嘉陵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
七、人才优势为嘉陵下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现代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一直以来,中国摩托车行业都对嘉陵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嘉陵是中国摩托车行业的“才培养基地”。这个比喻从侧面反映了嘉陵在摩托车行业的人才优势。嘉陵过去创造的辉煌业绩,也充分证明嘉陵人是能够打硬仗的、在挑战和困难面前是不服输的,是一支值得依赖和依靠的队伍。而去年,为进一步提升嘉陵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嘉陵产品国际化、品牌国际化、人力资源国际化注入新活力,嘉陵集团又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包括海外营销、物流管理、人力资源、工装设计、项目管理等在内的5大类12个职位20名高端人才,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不断激活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目前,所有嘉陵人都对嘉陵的振兴和发展充满着强烈的期待和必胜的信心。特别是嘉陵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其“调研不清楚,时机不成熟,宁可隐忍不发,一旦时机成熟,则雷厉风行,严谨、务实的作风”让所有嘉陵人看到了嘉陵未来的希望。嘉陵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就及时召开了经销商大会,稳定和调动经销商及市场营销前线的积极性。适时召开了供应商大会,提出并开始实施整合优化供应商体系的思路和措施,对供应商实施分类管理和差异化管理,着力提升供应商的保质保供能力;克服巨大困难,实施配套货款按时支付制,建立和强化了厂商互信机制,增强了供应链体系的凝聚力。加强产品结构调整。对集团摩托车产品规格进行了全面清理整合,重新对产品系列进行了规划,初步完成了产品型谱编制及发布,集团本部公告产品由76个减少到30个,开发令号由188个减少到85个,进一步优化了产品结构。加强和规范资产管理,重点清理和规范了子公司委托经营管理等问题,完成了5家子公司的清算或转让,推进了17家子公司的调整工作。规范三轮车发展,在河南合资建立了三轮车生产基地,成为嘉陵摩托车第4个生产基地。对集团及子公司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逐步摸清了家底,规范了资产管理行为。同时,对海外子公司和海外业务进行了梳理,理顺了印尼公司的运作思路和模式,明确了嘉美公司的运作原则和措施,实现了巴西公司生产基地建成投产……
这一切,都让所有嘉陵人欢欣鼓舞,信心大增。嘉陵集团上下一心,振奋精神,正视困难,决心背水一战,迎难而上,变革求生,创新图强,让百年嘉陵重新焕发出无限的青春和活力。
人心齐,泰山移,没有什么东西比人心凝聚更具有力量。 (待续)(摩托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