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不要让国Ⅲ再次成为虚设的门槛

2008-07-24

7月1日,摩托车尾气排放新标准,即国Ⅲ标准正式实施。但是,于国、于民、于社会、于行业都有利的国Ⅲ标准却受到种种质疑,似乎已成为摩托车行业的一个公敌。笔者认为,国Ⅲ标准对于企业来说,不但是目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而对于摩托车行业来说,新排放标准的实施将对产业重组,技术进步、产品结构、企业发展、市场走势等多方面带来冲击,对今后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环保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两者间的均衡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全球性节能减排呼声的日益高涨,环保问题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纵观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对于能源和排放问题已经达成了一致共识,而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对节能减排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温室效应、城市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失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正影响着中国社会乃至全球的发展与进步,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整个社会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时,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细胞”,必须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通过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手段来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

在发达国家,对于涉及环保与节能等社会问题除了政府部门的引导、监管外,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并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主体之一,甚至很多相关法规与标准的制定与颁布,是在企业的技术进步推动下完成的。高标准的背后意味着更多高科技的技术手段,企业的综合实力也因此得到提升。

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与摩托车,从生产制造环节到使用过程直至到报废环节,都将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这种产品与生俱来的先天性不足。因此,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与尾气排放,是生产者必须担负的社会责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是一致的。

国Ⅲ标准的实施,对摩托车行业既然是必须面对和履行的技术法规标准。因此。与其被动地接受,莫如积极地应对。从技术角度来看,它将促进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淘汰一大批不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从社会效益上看,整个摩托车行业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社会形象和公众形象;站在市场角度,优秀的企业和优质的产品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过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于中国摩托车产业的规模积累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个全新的产业环境将是所有企业必须提前准备、积极应对的。摩托车企业必须具有这种思想认识和行动上的动力——从被动应对,到长远规划;从对应国Ⅲ,到今后国Ⅳ,甚至是更高的法规标准。发展到今天,我们的企业也该具备长远眼光和远大志向了,它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国Ⅲ标准将带来摩托车行业的一次大规模洗牌,站在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如果真能那样,将是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大幸。之所以说“如果”,是因为这里面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而造成这种不确定因素,有悖于行业未来发展的“潜力量”,首当其冲的就是相关的政府监管部门。正是因为职能部门的执行不力,监管不严,甚至是大开绿灯,才是导致诸如3C认证、一车一证、生产准入等等一系列原本对行业发展极为有利的法规、制度变了味,成为虚设的门槛,更带来整个行业的恶性循环与混乱。可以说,这些职能部门和官员们,对中国摩托车尴尬的现状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保护落后就是打击先进,我们希望国Ⅲ标准能够成为一道真正的门槛。只有淘汰本不该存在的企业,中国摩托车行业才能真正发展起来,只有每项政策法规成为人人敬畏,不敢逾越的标准,社会才能真正进步。

“国Ⅲ”只是一个标准,但不要让国Ⅲ再次成为虚设的门槛,我们更期待它成为中国摩托车发展之路上的一座里程碑!(作者:王立佳)(摩托车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