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科技铸实力——年度最佳发动机大奖(引进):新大洲本田“核心二号”发动机

2008-12-16

在英国人发明发动机之后的几百年时间里,它的发展一直没有停下脚步,随着科技的发展,发动机的技术革新就像“军备竞赛”一样,各厂家之间的竞争是不可开交。中国作为摩托车产量第一大国,发动机的技术领域确比其他国家逊色了不少,停滞的技术,较差的制造工艺使得“中国制造”只有产量而没有科技含量。但这个格局已经在慢慢改变,“中国制造”正朝着自主、革新方向做大跨步的提升,合资品牌带来了更多的技术和更加强大的研发团队,中国制造不再是单纯的“中国制造”而是朝着“中国创造”在努力。

新大洲本田CBF150“战鹰”是本田在中国投放的第一款150毫升摩托车产品,搭载了全新开发的“核心二号”发动机,通过降低做功摩擦以及提高冷却性能等最新技术,其动力性能远远超过了125毫升级别产品,同时还实现了比125毫升车型更低的燃油经济性能。

“核心二号”发动机的核心在哪呢?经过了长达9天的高强度测试后,这台发动机依旧运转平稳,震动非常小,各转速区段输出正常平顺。我们并不是要强调的CBF150的发动机有多么强悍的力量,作为一款引进产品,一款为车迷而设计的高性能产品,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品质。从按下启动开关的那一刻开始,CBF150“战鹰”就保持着流畅的运转,空挡时稳定的转速在转动油门后随即提升,从1000转到11000转毫无顿挫感,并且发动机震动不大,噪声也比较安静。在这一点上,CBF150的特点与本田公司的进口产品之间的差距已很难分辨,挂挡后离合器的切入也比较清晰,使得油离配合十分简单,在高速骑行中发动机仍然可以平稳运转,加减挡时发动机带来的牵引力与功率输出可以让初学者在驾驶车辆时得到更好的稳定性。“核心二号”发动机继承了本田公司的传统,将稳定流畅发挥到淋漓尽致。

新大洲本田CBF150给所有试车评委留下的最深印象有两点,一方面来自平稳的发动机,另一方面来自优秀的品质,可见发动机立下的功劳至少占据了总体印象的一半甚至更多。CBF150的“核心二号”发动机确实很平稳,噪声也极低。在高速弯道与场地内急弯中的稳健表现可以证明这一点,面对双弯时的减挡,发动机带来的牵引力明显,但却很柔顺,这与其排量和缸压有关。而且,发动机在输出时没有那种顿挫感,使得入弯动作十分流畅,这样可以给车手增加更多的信心。

对国产车我一向不敢采用特别激烈的驾驶方式来对待它们,更何况是一辆未经过专业改装的量产车,它与所有购买CBF150消费者的产品一样,绝非“特殊定制”。发动机工作的平稳性使得我在脚踏蹭地后依旧收脚继续增大倾斜角度,直到摩擦块亲吻到大地,这些虽然与减震、车架、制动的设计与制造分不开,但是如果没有这平稳的“核心二号”我又岂敢体验出其他组件的优秀呢?出弯的扭矩和动力输出更是我关心的一个环节,既然排量大于125毫升,就应该有150毫升的优势,降低了做功摩擦就应该有更强劲的动力,虽然四冲程发动机不能与两冲程发动机相比,但CBF150的出弯油门到底还是有较强的动力表现,“核心二号”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稍加改装会有更强的表现。

合资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的名称与强大的资金后盾,而更多地体现在技术的领先,品质的优越以及团队的管理,好的团队不仅能设计出更精良的产品,更可以体现公司的实力。

如果单凭CBF150这一款投放到中国生产的产品来说,新大洲本田没有让广大的中国车迷们失望,品质的优秀确保了发动机的稳定,作为CBF150产品核心的发动机,新大洲本田公司下了足够的心血,设计并制造出同级别产品中上乘的作品,能够完成这些功绩,说明了新大洲本田公司没有忽视中国车迷,而是想通过每款优秀的作品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让广大中国车迷接受本田、信赖本田。

如果说入围车型的发动机可以用优秀来形容,那“核心二号”发动机可以再加上“品质上乘”的标签。新大洲本田公司的CBF150“战鹰”以平稳的输出、优秀的品质、精良的设计夺得2008年度车型评选的最佳发动机奖(引进)并不为过,作为国内消费者的我们不仅看到了合资品牌的优势,更看到新大洲本田在这个没有硝烟的“装备竞赛”中做到了更好━━将更优秀、更能代表本田公司精髓的产品投放到中国,提高了“中国制造”的整体水平。(摩托车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