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当大长江以100万辆销量坐上中国摩托车第一把交椅时,业内一种较普遍的观点就是大长江抓住了质量,在蛰伏多年后,终于尝到甜头。然而那些失去原有位置的企业,大多只是心有不甘,却没有或不愿承认自己与大长江有什么实质性的差距。
6年来,没有一家企业能追上大长江,更多的反而是愈落愈远。当经济环境发生突变,行业理性思维开始显现时,那些还算追求进步的企业开始认真研究大长江,琢磨大长江的成功。对行业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毕竟足以称得上是中国摩托车行业骄傲的大长江模式得到真正的认可,有志的企业领导也愿意去反思自己企业存在的不足。但是,在这些探究、反思与调整过程中,又有很多人走入了另一个误区,那就是大长江的今天是坚持质量带来的,只要做到了同等的质量,谁都可以成为下一个大长江。
对任何制造企业来说,质量本来就是一个核心要素,它毫无秘密可言,更不需要多高深的理论,只不过多年来被中国混乱的行业秩序以及贪婪的逐利思想所糟践了。因此,很多人相信,也愿意相信大长江靠质量而成为老大。的确,大长江对产品质量的一费坚持决定了今天大长江在行业和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但这只是一种表象,从实质来说,是王大威的经营理念决定了大长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的不同,选择的发展道路也有别于其他企业;是王大威的经营理念培育出大长江独一无二的运营体系(包括管理体系、制造体系、质量控制体系、配套体系、营销体系、销售网络体系)支撑了它的“质量”,才成就了大长江今天无人企及的地位,而且成为行业发展的一种模式。
从外部环境来看,大家都身处中国这个既大又乱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中,土壤一样,境遇一样。与其他民营企业相比,大长江唯一不同的就是经营者不同,因而决定了企业的追求目标与发展方向不同,选择的道路也必然不同。不同经营者对事业的理解不同,是以追逐名利还是以创造价值为事业追求,两者之间的差别太大,得到的结果当然是南辕北辙。
通过几年的观察与研究,笔者认为,大长江的优势绝不仅仅体现在产品质量上,更体现在它的整体系统对价值理念与责任意识的高度认同,一套高效的运营机制确保其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贯彻执行,更体现在王大威所带领的大长江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摸索出适合中国国情与企业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目标、方向、道路、模式,决定了大长江将会越走越远,步伐也越走越坚定。
任何经济的长远发展,一定离不开道德、良知和责任。与其他企业不同,创造价值的理念决定了大长江对用户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从而决定了大长江一贯坚持“质量优先”的经营策略,成就了大长江一骑绝尘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创造财富是人的本能追求,对于企业家来说更是如此。但在财富面前,责任应该在什么位置,它应该怎样与财富“相濡以沫”,考量了太多太多企业家。为了追逐财富与名利,失去本性,以欺骗满足贪欲,最终的命运必然是“身败名裂”。
无论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还是面对未来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中国摩托车行业都必须善于总结与虚心学习,总结自己过去的经验教训,学习借鉴人家的优势和长处。大长江值得学习,大长江更值得去研究。但任何成功都不可能被完全复制,任何成功都有一样的真理:那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以理性思维和科学方式去走好每一步。
大长江就在我们身边,但究竟该向它学习什么,谁能成为二长江、三长江,只有每个企业自己给出答案。(摩托车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