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江门市迎来了2009中国(江门)摩托车工业博览会暨经贸洽谈会的召开。对于江门市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全面展示江门市摩托车产业实力的盛会,更是一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江门市先进制造业的良机。
与以往的摩博会相比,本届摩博会最大亮点就是富有浓厚的摩托车产业文化气息。从本次摩博会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如“王中王”摩托车道路赛、摩托车经济发展国际论坛、中国改装车技术研讨会以及摩托车特技表演、车迷聚会巡游及开平碉楼体验之旅、车企宣传活动等,这些活动均与当前最热门的摩托车文化相结合起来,吸引了大量的专业人士和摩托车爱好者前来参会、观摩,有生产的、销售的、研究的、爱好的等等,聚拢了大量的人气,为进一步发展江门摩托车产业和宣传江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方面来看,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优化劳动关系等方面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一个企业的发展如此,一个产业的发展同样也是这样。当该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基础,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时,同样需要一种文化来与之相匹配,并作为一种催化剂来促进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江门的摩托车产业就是如此!
江门的摩托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后,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据统计,2008年,全市摩托车整车企业已发展到16家、零部件企业300多家,摩托车整车产量达到431万辆,占全省产量近一半、全国产量的七分之一。但是,与世界上的一些摩托车名城,如法兰克福、米兰等城市相比,江门的差距还十分明显,需要“百尺竿头,迎头赶上”。
正如王南健市长在摩博会开幕式结束后接受省内外媒体采访时所说的一样,要努力将江门打造成中国的“摩托之都”,必须要重点解决三方面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提升摩托车产业文化,即通过办好摩博会一系列活动,培育江门的摩托车产业文化,从而推进摩托车产业的进一步集聚发展。王南健市长的观点为江门摩托车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指出方向,本届摩博会所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也很好地印证了这一观点。
可以说,江门市提出要提升摩托车产业文化这个口号正当其时,需要的只是我们按照这个要求,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让摩博会成为江门摩托车产业文化发展的摇篮,让江门打造中国“摩托之都”、世界“摩托名城”的目标早日实现。(阿瞒)(新闻来源:江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