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禁摩:前行大顽石

2010-01-12

尽管“反禁摩”声音不断,但是“禁摩”浪潮丝毫没有消退之意,继续在全国范围内肆虐,“禁摩”城市大军不断壮大。“禁摩”这个只有在中国才会出现的特色现象,一直处在摩托车行业的风口浪尖,与摩托车行业的兴衰息息相关。

2009年4月1日,沈阳正式实施“禁摩令”,三环以内禁摩摩托车上路,引来了群众一片质疑。5月1日,长沙、泉州也相继开始实施“禁摩”,意味着又一批摩托车市场从我们眼中消亡了。面对这种局面,行业一直在积极地展开自救,自首个城市“禁摩”以来,“反禁摩”与“禁摩”斗了二十几年,而“禁摩”却如超人般强悍,任凭我们“推敲捶打”也无济于事。

随着双方争斗的愈演愈烈,全国政协委员左宗申在今年3月的“两会”上提交了第一个“反禁摩”的提案━━《关于解除城市“禁摩”的提案》采访了重庆市相关领导和政府部门,走访了摩托车制造商,代理商,销售商,消费者,发烧友,拜访了摩托车行业主流媒体《摩托车信息》,形成了与左宗申一致的共识。然而,同样也是在重庆,摩博会刚一结束,重庆全城开展了“摩托车专项整治工作”和江北区观音桥商圈局部“禁摩”。虽尚未实施全城“禁摩”,但其大有来势汹汹之意。一直坚守摩托阵地的重庆好似挨不过全国“禁摩”的强势洪流,终于不再坚挺了。倘若这块中国现代摩托车大本营与发祥地失守,摩托车的未来真可谓岌岌可危。

不知道堵车是否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标志,近来城市居民出行往往走路比坐车快,拥堵的交通使得“走班族”的队伍日渐壮大。于是,政府来“为民着想”了,摩托车被严打了。新闻每天滚动播出,获得卓越成效,结果大家只得摇摇头,继续每天“走班”。汽车霸权的车轮碾过,躺下是无数可怜的摩托车。摩托不让骑,公交很难挤,加上汽车降价了,商家变着方的搞促销,但凡有点能力的老百姓找银行借着钱来圆自己的“四轮梦”。路上的私家车是越来越多,能不堵吗?要不是摩托车身材灵活,在车队里穿梭,使得相当一部分人免于迟到扣钱的“严惩”。而不知怎么的,摩托车却成替罪羊。

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相信全国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可谁叫摩托车是弱势群体呢?城市“禁摩”逼迫许多身为下岗工人的摩的司机备受歧视。其实我们先不管摩托车有什么好处,试想一下“禁摩”之后,到底有何利好。从那些已经被禁的城市了解到,这一禁,一连串的问题跟着就来了。“禁摩”之后,路上的汽车必定会越来越多,使得本来就拥堵的城市交通系统更加恶化,同样也使得许多商品运输成本增加,导致物价上涨;那些买不起汽车的老百姓,在摩托车成为“废铁”之后,也只有去挤公交,公交运力明显不足,坐公交车也成为了奢侈的梦想;成千上万的摩托车从业人员就此失业,被硬生生地砸掉饭碗的他们大大降低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妥善地安顿这部分人无疑让当地政府头疼不已。影响交通秩序的非法运营摩托车是没了,而更多的电动车和自行车带来了新的问题。城市交通是需要疏导和管理的,而“禁摩”这种只禁不管的“一刀切”做法根本就存在消极懈怠的嫌疑。

此外,摩托车购置税和消费税问题也同样得不到太大解决。今年上半年,摩托车下乡了,但其效果难说。且不知,因为摩托车消费税和购置税两座大山阻挡住了农民兄弟们奔向“下乡补贴”福祉的道路。因为忌惮于购置税和消费税,农民购买摩托车后基本上都不上牌的。一辆摩托车上牌所需缴纳3%的消费税和10%的购置税,加上上牌等所需其它费用达到18%左右。想拿17%的“下乡补贴”会让农民入不敷出,没人愿意去领补贴,这个恩泽自然也几乎成了摆设。

不过最近从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传来好消息,已经施行了十多年的摩托车消费税有望取消,而摩托车购置税,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减免政策。这样的消息真是难得,不知道是否仅是空穴来风,参照汽车标准制定的10%购置税,使购买摩托车这类非奢侈型消费品也要花上好几百冤枉钱,无疑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村用户增加了负担。而目前排量1.6升以下的汽车购置税都减免了,摩托车购置税也该有所变动了。如果国税局正式减免“两税”,将会对低迷的摩托车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企业抗击金融危机的风险,迎来摩托车行业一个新的大发展。(摩托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