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唐凯 实习生 胡湫明)备受关注的我市大型摩企嘉陵的搬迁时间表,正式对外公布。昨日从“嘉陵2011年半年营销会”上传来消息,这家国内昔日摩托老大,将在明年6月,整体由目前的沙坪坝双碑,迁往璧山新厂区,而搬迁伴随的产业提档升级,也让这家靠小排量摩托起家的摩企,“变身”成为国内大排量摩托的领军者。
在昨日的媒体见面会上,嘉陵集团总经理段潇向媒体透露,“明年1月到3月,将进行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试生产,3月起,就陆续将现有生产线,搬至璧山。”他预计到明年6月,整个嘉陵厂的整体搬迁工作就将全部完成。
转型大排量做中国“哈雷”
相信所有生活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成年人,提起嘉陵的50、70摩托,都知道那个时候,这两款车,成了整个摩托的代名词,不过给嘉陵带来曾经无数光环的小排量摩托,将在整个搬迁产业升级过程中,渐渐谈出属于自己的历史舞台。
“未来嘉陵将把自己所有资源配置的重心,放到大排量摩托,以及借助摩托生产平台,生产各类特种车辆。”段潇昨日表示,根据中国兵装集团对旗下嘉陵、建设、轻骑3家摩企的重组与布局,嘉陵将其发展的重心,放在了中大排量摩托上,两年内,大排量摩托的销售占比将从现在的20%,提高到50%。
“兵装对我们的定位,就是要做成中国的哈雷。”段潇表示,大排量摩托除了能为公司,带来稳定的军品订单外,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竞争激烈的摩托车出口市场,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摩企,往往能得到附加值高更多的订单。
据悉,今年嘉陵量产的600CC大排量摩托,在其他厂家,其他车型大打价格战,进行血拼的时候,嘉陵在欧美、非洲、南美等多个市场,都轻松拿到了订单,“不少市场的订单量都在2000台以上。”段潇称,其售价更是比国内价格卖得更好。
夕阳产业的朝阳产品
嘉陵从中小排量的“红海”向大排量“蓝海”游弋,其实是整个步入夕阳产业的摩托车制造业的必然选择。
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不完全的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由于汽摩下乡政策的推出,国III标准的执行,整个国内摩托车的销量,整体下滑30%,有的龙头企业更是出现了近40%的下滑。
对此,摩托车行业分析师李德刚认为,农村消费升级的加速;城乡接合部从以往以摩托为主,过度到以微车、小轿车为主;80后、90后等新生消费主力军对摩托车的选择,正从简单交通工具,向时尚用品的转变,都决定中大排量,正在成为夕阳产业的朝阳产品。
据悉,除了已经推出的国内首款600CC摩托外,明年嘉陵还将推出300CC、800CC,以及远期的1600CC以上的大排量摩托。同时,重庆摩帮也在该领域持续发力,除了隆鑫加速与宝马的深度合作外,就在上周,已涉足汽车的力帆,也不忘在摩托板块,进一步“深耕”,选择与有着“摩托车中法拉利”之称的意大利摩托巨头奥古斯塔,进军大排量市场。(来源: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