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面临着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深刻的产品变革,这种变革是某种价值观的变革,会从非常深刻的层面上影响我们的企业。
电动自行车经过十几年努力,已成为百姓日常交通工具,被大多数人接受,市场保有量大增。目前,每年2000万辆的消费需求,为电动自行车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2011年3月18日,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知》要求整改电动自行车产业,限期淘汰在用“超标”电动自行车。这种新政策在短期内可能对企业生产、销售产生影响,加快修订电动自行车标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加快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和锂电池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解决和完善整车的匹配性,进一步提高整车的综合性能、产品质量,做未来产品的引领者,是企业二次腾飞,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
企业要发展,就要不断优化产品,更需要对未来几年有穿透力的目标规划,做未来的引领者。乔布斯给我们做了榜样,34年前乔布斯创建苹果电脑,人类的数字生活就此改变。乔布斯的缺口苹果,散布在世界的角角落落。苹果,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每年都有革命性的创新产品,他们推出的ipod、iphone、ipad等创新产品都领风气之先。苹果成功地把产品做成了一个平台,构建了一条全新的产品价值链和创新生态系统。
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只有内心强大,坚守自主创新的信念,才有可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电动车企业应尽早加大研发力度,做到无中生有,有中生精,精中生强,在企业内部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设计恰当的投资计划,在技术突破出现时不断超越自我,进入更高水平的技术轨道。
电动自行车行业一部分企业在原始创新方面能力薄弱,不具备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能力,但并非没有建立技术优势的空间。技术进步注定是点点滴滴取得的,往往在零部件上先获得突破,再在装配组合等细节上取得进步,结合专业化优势,形成竞争力。
企业的生命在效益,效益的保证在创新。旧有的产品结构要淘汰,不免会产生割肉的疼痛和对未来市场的惧怕与担忧,这就需要管理者具备顽强的意志、超人的胆识、当机立断的魄力和对市场、对政策深刻的洞察力。做企业一方面要高瞻远瞩,看到未来,心中有一张战略地图,另一方面一定要脚踏实地。脚踏实地就是要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把战略落实到客户价值需求上,只有把抽象的战略变成企业的行动计划、运行模式和商业模式,企业战略才能有效地往下传递,也只有到了运行模式这个层面,企业发展方向才能落地。
商海横流,顺势者存,合道者胜。企业要超越红海竞争和蓝海博弈,必须要下苦功配置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常青,企业常青,在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的今天,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永葆青春活力。只有经过不断蜕变,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生存,成为未来的引领者。(来源:电动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