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国内摩托车企业遭遇国Ⅲ升级,因而生产成本上涨,导致终端市场需要重新适应零售价格提升之后的消费习惯。同时在经济大环境下CPI疯涨,货币贬值使得产品变向“被涨价”,这些不利市场因素,让国内摩托车行业陷入了产销量整体下滑的泥潭之中。
面对这样的市场逆境,国内的摩托车企业纷纷拿出了自己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在相对混乱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稳定发展的,就连一向将注意力集中在中高端市场的合资品牌,也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市场定位,对以往关注力度相对薄弱的价格局域加强了攻势。而借国Ⅲ实施,行业整体上浮的价格形式被终端市场逐渐接受,合资品牌开始了自身产品链的调整,对国内摩托车市场的中低价格区间进行价格下探。
长期以来,以国内中高端市场为目标群体,合资品牌凭借其技术实力以及品牌优势,给国内的消费者群体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随着市场环境的变迁,市场竞争加剧,合资品牌整体的产品价格链下沉,给以往以国产品牌为主力的中低端市场以巨大冲击,也为这一层面的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我们对合资品牌这一举动感到震惊的同时,细心的人或许也会感到好奇,在这一价格区间发力下探的过程中,国内的各大合资品牌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本田系
就本田系而言,无论是五羊-本田还是新大洲本田,一直以来它们都是以价格高的车型为主打,在中国市场一步一步前进,而本田给中国摩托车用户造成的“技术控”印象,也是因其以高技术含量产品抢占中高端市场而来的。
当前国内市场环境的种种迹象显示,今年国内两家本田相继推出战神150(新大洲本田)、幻影150(五羊-本田)、优客110(五羊-本田)等万元价位高端车型以继续巩固其高端市场,同时并不是所有产品都如过去一般强调个性和式样。本田在中国市场正努力避免以往所出现的“品质过剩”状况,因而更多是以当前主流的车型、发动机为基础,在外观、配置上进行小范围内的改善,从而降低研发与制造成本,在终端市场推出价格更低、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体验到本田为广大用户带来的喜悦。而今年五羊-本田所推出的锋朗CBZ125、新大洲本田推出的锐彪CB125等国Ⅲ新品,无疑就是针对6000元左右这一国内最为集中的价格区间的有力一击。
其实从国内本田系的角度出发,针对6000元价位推出新品也有些无奈之举的味道。自去年国内摩托车行业因国Ⅲ升级致使终端零售价格上涨以来,本田系的价格涨幅是全行业最高的。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本田系在技术研发方面确实投入很大,同时所采取的升级方式也是品质最高的,但这也使得其原本在国内市场就已经稍稍偏高的定价,被提升到了一个让消费者难以接受的程度。那么本田系针对因提价而出现的价位空档,以及为了在当前相对混乱的市场环境下争取到更大的市场份额,在中低端市场推出大量新品以抢占市场份额的举措也是情理之中了。
今年本田系在国内推出的锋朗CBZ125 以及锐彪CB125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相信从长远的产品线规划来看,国内本田系一定会以这两款车为基础,推出更多的派生车型,从而进一步丰富本田系在国内中低端市场价位的产品线,为本田系在国内的“上量”做准备。
“上量”一直以来是本田系在国内市场的一大目标。虽然本田系在国内以高价值、高利润产品线为战略方针,在中国市场收益颇丰,但高端产品所占据的相对较小的市场份额,同时也限制了本田系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量”。本田是世界第一的摩托车品牌,但是这样一个世界顶级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却无法做到第一,这可是对企业尊严的一种伤害。国换代所带来的市场调整期,对于本田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一个调整自身产品链以提高市场收益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终端销量的机遇。所以由此看来,本田系今年针对中低端市场的发力,倒也是情理之中。而从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国内本田系这一战略确实非常成功,在国内市场整体下滑的大趋势下,本田系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销售势头,单从零售量来看,相比去年同期有了明显的增长,相信这一增长势头还会继续保持下去,今年的销售总量高过去年似乎已成定局。
铃木系
在某些人的观点里,在这次国Ⅲ升级所引发的市场调整期中,国内铃木系的表现可以被视为不力。以豪爵铃木和济南铃木这两大铃木系在国内的代表为例,其市场表现让人难免感到有些失望。相对严重的下滑,滞后的国Ⅲ产品换代速率以及对市场分析预判的失误,都导致今年上半年铃木系在国内市场态势疲软。
以济南铃木为例,去年7月初,国内摩托车企业全部停止了国Ⅱ标准车型的生产,但在此之前,各大企业都在积极备货,争取以充足的国Ⅱ车型来应对终端市场对国Ⅱ产品向国Ⅲ产品的过渡适应期。但济南铃木却没有这么做,这也直接导致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之后,终端市场国Ⅱ库存告罄,很多济南铃木的终端商家陷入了无车可卖,只能用价格相对较高的国Ⅲ产品去和其它品牌价格较低的国Ⅱ产品拼杀的困境。
同时由于铃木系应对国Ⅲ标准的新车开发节奏没有跟上市场的步伐,所以自今年上半年以来,铃木系在国内市场的表现相对平庸。国Ⅲ升级产品价格过高,而填补价格空白的新品,特别是针对6000元左右这一国内市场最为集中的价格区间的新品开发没能及时跟上,这使得铃木系在终端市场非常的被动。
针对这一情况,为了在新品上市前能够争取到更多的缓冲时间,铃木系在国内市场的降价之举也是无奈中的选择。济南铃木如此,同样作为国内声名显赫的豪爵铃木,也开始在终端市场进行降价促销的活动,争取挽回部分中低档区间的市场份额。
当然,铃木系的降价也并不是单纯的价格下调,其核心可以解读为三个层面。其一,是对国Ⅲ前期价格涨幅的重新评估。当企业的技术研发体系在经历国Ⅲ前期的磨合,完全掌握了国Ⅲ标准应对技术后,通过成本调控,将这部分降低的成本直接反映到了终端市场上。其二,是对终端市场的商家进一步进行规范管理,把部分区域商家刻意哄抬的虚高价位调整回产品所对应的正常价位。其三,则是如早先所说的那样,企业让出一部分利润,降低产品的零售价,从而提高产品的终端市场竞争力,从而缓和新品上市前企业以及终端商家的销售压力。
今年7月份济南铃木所推出的GT125S这一6000左右价位的国Ⅲ新品在市场引发了强烈反映,不难看出铃木系针对国Ⅲ标准的新品研发已经逐渐进入了收尾阶段。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铃木系的国Ⅲ新品已渐次浮出水面,丰富相对匮乏的产品链,重新强势加入到纷乱不止的摩托车市场竞争当中,并进一步加强对中低档价格区间的投入力度,赢来一阵王者归来的喝彩。
雅马哈系
要说国Ⅲ过渡期间,合资品牌中的最大受益者非雅马哈莫属。从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数据来看,三大合资品牌中,雅马哈系的增长比例是最高的,同时也不禁让我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到底是什么成就了雅马哈?
要评论雅马哈在当前国内摩托车市场整体低迷的环境下,依然实现了大幅增长,就不得不说说雅马哈在审视国内市场发展节奏时的独到眼光。国Ⅲ时代初期,消费者产生的最大困扰就是价格问题,旧有产品升级,导致国Ⅲ初期终端市场的国Ⅲ产品对比其国Ⅱ配置的同类产品贵上了好几百元,极大影响了消费群体的购买情绪,同时很多企业的国Ⅲ新品研发还没有完成,这个时期可谓是市场的国Ⅲ新品真空期。
同时就价格而言,国内最为主流的摩托车价位在6000左右,而且这一区间的消费群体对价格又非常敏感。国Ⅲ升级致使终端零售价格明显上涨,这使原本被国有品牌视为中流砥柱的这一稳固价格区间出现了很大的可操作性。雅马哈针对这情况,在6000元左右价位及时推出 国款天戟125以及国款YBZ125,瞄准这一市场契机,先发制人,获得了惊人成绩。
针对这一市场空档期雅马哈大打组合拳,在中低端产品市场大获。同时雅马哈并没有将目光仅仅限制于产品上,而是延伸到进一步拓展终端网络上。通过今年上半年终端市场所传回的信息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雅马哈在不少区域已经将对手挤出了自己的地盘。
在准确的时间点投入新品,并通过新品进一步扩大自身的网络优势,依靠自身出色的管理模式以及产品、价格优势进一步稳定终端网络。如果用3个字来描述雅马哈在这次国Ⅲ换代期取得成功的秘诀,那就是快、准、狠!道理看似非常简单,但真正能够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事件解读
合资品牌先后对中低端市场发力,可以称为一个“事件”,但这是市场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当合资品牌以高姿态,走中高端路线进入到中国摩托车市场的那天起,就注定了它们会领先其高端路线所积累的高端形象对中低端市场进行吞噬,但他们所缺少的仅仅只是一个契机。
国Ⅲ标准实施给终端市场带来的动荡期,对于合资品牌来说就是这样一个机遇,让它们能够领先自身的产品研发优势、国际化管理优势以及品牌优势,强势入侵原本由国产品牌所牢牢把持的中低端产品市场。
对于国产品牌来说,这或许是不幸,但也是机遇,一个让自己与世界级的合资品牌在同一平台上较量、交流与学习的机遇,也是一个让中国摩托车行业进步发展的机遇。(来源:摩托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