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产业的转型升级,最终将表现在产品用途的改变上。中国摩托车产品向运动化、休闲化、个性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已是必然趋势。随着经济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及消费群体的转变,摩托车产品的形态及功用将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将会主导摩托车产品发生变化。在2011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摩托车企业正在积极应对这一变化。
一、 单一市场单一产品上量,引发设计理念变革
2011年,许多品牌针对部分区域市场采取主推某款产品,其余产品辅助的营销策略,藉此来提高产品销量。我们把这种营销策略称为:单一市场单一产品上量。
单一市场单一产品上量本是企业针对特定的区域市场,采取的特定营销手段,从这一角度来讲,并无太多的新意可言。早在几年前,就有企业提出这一概念,但大多都只停留在表面。而从2009年至今,大长江在广西及其它区域市场主推钻豹;2011年大运在南方市场主推DY125-17中国太子及DY150-20劲爽等产品,都是基于这一策略所采取的营销手段,效果十分明显,大大提高了该款车型在单一市场的占有率,同时也带动了品牌其它车型的销量,可谓一举多得。
单一市场单一产品上量从营销策略本身来讲,是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市场细分的最终结果。它必须建立在对区域市场的细分及尝试调研基础之上,针对特定区域市场所研发的产品必须适应该区域的消费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在设计及研发产品时,不能将所有市场一概而论,要回归到对产品本身的要求上来,即对人的关怀。就拿中国北方和南方而言,北方人身高普遍偏高,其车型大都比较高大;而南方人普遍偏矮,当骑上比较高大的车型时,脚离地太高,必将影响驾驶。这就需要设计师在设计某款产品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不同市场的不同特点,先期进行调研,才能设计出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车型。这也说明了现在的营销策略已经从单纯的为了卖车而卖车转变成为了满足消费者而设计车。
这种营销模式的成功给企业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提供了新的思路:充分考虑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产品才能被消费者接纳,企业才能有长足的进步,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上站稳脚跟。
二、 运动化、休闲化日益成熟
2011年,铃木王、五羊款等老款骑式车型销量下滑明显,而运动款、踏板车市场增量明显,由此不难预见未来终端市场在产品结构发展上的两大趋势,即:运动化、休闲化。
中国摩托车的消费群体已经悄然从60后、70后转移到80后、90后。这一群体追求时尚和个性,因此造型时尚靓丽、外观新颖的车型是这一年龄群体的主要选择。他们在选择摩托车的时候更加注重个性、运动及休闲,因此过去摩托车只是代步工具的特性得到改变,这就使得运动车型在2011年表现得更加抢眼,从摩托车产品销售结构中就可以窥见。对于运动车型,企业均看到了这一发展趋势,近几年来,不断投入资金进行研发。在2011年,不少企业在推出运动车型的速度上明显加快,这也使得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直接促使该类车型销量的上升。
就踏板车型而言,2011年销量出现了大幅上升。踏板车以其休闲之风,在平原地区有较大的消费群体。以江浙市场为例,踏板车的市场份额占到30%左右。而在华南市场,踏板车的市场份额比去年略有提升,并有向小型化转变的趋势。
随着汽车在我国的逐渐普及,国内低端摩托车市场正趋向萎缩,产品走向运动化、休闲化、高端化已是必然趋势,国内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这就要求企业看清发展趋势,紧握市场脉动,积极应对,加速企业的升级转型。
三、大排量超级摩托车热潮涌现
大排量、多功能豪华摩托车在国际上,特别是众多欧美发达国家一直是主流摩托车群体之一。在这些地方,摩托车已经从代步工具,转变成集娱乐性、运动性、休闲性于一体的多功能产品。同时,这一类型的摩托车,也是深受国内摩托车爱好者追棒的真正意义的“摩托车”。随着国内摩托车市场逐步城市化,在2011年,大排量摩托车的涌现成为了国内市场的一股新风向。
2011年,在北京及重庆举行的两场国内顶级大排量超级摩托车扎堆亮相,也使得超级摩托车这一新音符成为了2011年中国摩托车行业的最强音。
嘉陵带来了JH600(600mL)、金悍王翼侠(200mL)两款大排量摩托车;哈雷携Touring(旅行者车系列),Softail(软尾车系),Dyna(戴纳车系)和Sportster(运动者车系)亮相。钱江则带来了世界最高端在超级运动型跑车之一的贝纳利龙卷风;隆鑫携“德系之巅隆鑫LX650”运动型街跑车隆重亮相;意大利名厂杜卡迪也凭借新车DUKATI MONSTER 1100 EVOSH成为了展会上的耀眼明星。
此外,春风举行了650TR大排量双缸摩托车的全国首发;大长江也为中国摩迷献上了世界顶级的骊驰GW250;力帆携MV Agusta大排量摩托车亮相,且力帆的V250大排量摩托车在展会现场接受消费者的订购。此外,本田从欧洲、日本、香港等地调运了系列大排豪车参展。而雅马哈、比亚乔、大地鹰王等品牌也竞相推出了各自的豪华车型。
在这些超级摩托车当中,有的是成名已久的世界顶级摩托车,有的则是今年刚刚上市的超跑新秀,不可否认,它们在2011年中国摩托车博览会上的集团展出,对中国摩托车行业来说意义深远。
市场显示,不管是经销商还是消费者,都对大排量摩托车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这一类车型受众主要集中在高端消费群体和年轻消费群体中。随着国内摩托车市场逐步成熟,消费者购买能力提升,消费兴趣转变,极具休闲娱乐特性的大排量摩托车逐渐开始成为国内摩托车爱好者的玩物,加之近年来国内中小排量摩托车市场萎靡,大排量摩托车已经成为了今后中国摩托车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环保新能源,摩托车企业进军电动车市场
随着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以及民众环保意识逐渐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低排放、低油耗、低污染,成为了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了谋求摩托车行业更长远的发展,开发新能源动力是行业发展的又一必然趋势,要完美地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得遵从国家排放标准,加快创新,生产出新一代符合低碳社会发展需求的环保型产品。而电动领域“低排放、低污染、低噪音”的优点指引着中国摩托车行业大力对其开拓。2011年,许多摩托车品牌已经着手进军电动车行业。
在2011年举行的重庆摩博会上,环保节能的电动摩托车及助力车吸引众多关注的眼球。新大洲本田新推出的电动自行车不论是造型、结构还是技术品质,都满足社会审美观及使用需求,而它此次参展的主题即环保运动。新款电动自行车的发布也预示着新大洲本田向电动自行车行业正式进军。今后,新本还会向其它电动领域延伸,进一步拓展在电动领域的范围。除了新大洲本田,五羊-本田也带来了自主研发的电动概念车;而Honda专为中国用户设计的低碳环保电动自行车酷士,受到在场诸多观众热捧。此外,还有许多摩企已经着手开发电动能源,譬如宗申的“多伦多”电动摩托车,钱江新推出的电动车系列等等。可以想象,今后的摩托车行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电动产品活跃其中。
早在摩托车行业真正思考电动技术之前,中国已有不少知名的电动车品牌,而各大摩企又将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胜利?答案只有一个,走差异化道路,利用其品牌多年研发摩托车的深厚技术底蕴,帮助企业在产品上有所创新,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待续)(摩托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