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无锡9月13日电(记者 洪晓红 孙权)今年8月,为推动中国摩托车行业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提高外贸发展质量和水平,商务部拟定重庆、江门、广州、济南、台州、金华、洛阳、无锡等8个城市为国家摩托车及零部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进行公示。13日从无锡市锡山区获悉,经商务部批复,无锡已正式获认首批国家摩托车及零部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无锡获此殊荣并非偶然。据了解,无锡摩托车产业位居全国前列,当地锡山区集聚摩托车国家准入企业12家、配套企业130多家,电动车生产企业186家、配套企业360多家,年产量分别已占全国1/12和1/4,产品市场占有率达40%,在业内赢得“世界看中国,中国看锡山”的美誉,电动车三大“巨头”雅迪、新日、爱玛生产基地均相继落户此间。
自2009年起,锡山区重点引导摩电生产企业技改研发、推进产品升级换代。目前,该区众多摩电生产企业已相继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20多家科研院所“联姻”,共建院士工作站、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家,拥有处于业内领先地位的核心技术26项、专利1130多项,成为全球最大的多功能摩电产业研发基地之一。
“锡山区电摩企业技术优势突出,产品在爬坡能力、续航里程、行驶速度以及安全性方面都领先于国内外同行。”锡山区商务局工作人员介绍,一般电动摩托车只能续航50至60公里,而无锡产电动摩托车的续航里程能够翻一番达到100至120公里,且电池使用寿命也比一般电动摩托车长2个月,颇受消费者欢迎。
目前,无锡产摩托整车出口29.9万辆,遍布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集中在中东、东欧、南美、东南亚和非洲五大区域。数据显示,2011年,无锡摩托车产业实现产值89.4亿元,出口2.41亿美元,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10家,拥有13个中国驰名商标、18个江苏省著名商标、境外注册商标数95个,每年诞生近两百项科技专利。
据悉,今年无锡锡山区摩托整车出口将突破25万辆。到2015年,锡山区将实现整车外销50万辆、创汇3亿美元的目标,同时,该区还将通过上市融资、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等方式,加快培育新的摩电龙头企业,并力争在电池环保化、整车轻量化等新能源车辆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