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
初见洪耕,他身穿和一线员工一样的嘉陵白色工作服,戴着一副银丝边眼镜,眼神平静,态度谦和,这些更容易让人把他和高级工程师或大学教授这样的身份联系在一起。然而,当他在会议桌前坐定,对嘉陵、对摩托车行业发表起自己的见解,我们确定,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那个洪耕,低调务实有观点有态度且语惊四座的洪耕。
采访之前,我们希望搜寻更多关于洪耕董事长的资料,但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杂志报纸中,我们都很难看到关于他的描述,最终,我们辗转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科班出身的他有着丰厚的知识积淀,在北方建设、建设雅马哈、南摩以及洛北易均担任过重要职位并留下了良好的口碑;他力挽狂澜,将长江电工扭亏为盈,创造了业界的一段神话;他为人低调,从业几十年来极少接受媒体采访,而正是因为这份低调,让他更显得神秘。
临危受命执掌嘉陵,作为曾经是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脊梁的嘉陵,是否能在洪耕的手上再度辉煌,这是我们关注的话题,更是业界瞩目的焦点。肩扛巨大压力,身在风口浪尖的洪耕,又将如何书写嘉陵未来的篇章?
《摩托车信息》:洪董,您在北方建设、建设雅马哈、南摩以及洛北易均担任过重要职位,相信您对于中国摩托车行业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那么能否请你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一下当前的国内摩托车市场环境呢?
洪耕董事长:在过去的10多年,中国摩托人把摩托车从奢侈品做成了消费品,这的确是一大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随后,我们在提供价廉的产品的同时,有没有做到物美,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尤其是值得中国的民族品牌去思考的问题。
这些年来,行业走入了一个误区,简单地去市场上拼价格,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尤其是在海外市场上。越南已经拒绝中国产品了,这足以让中国摩托人警醒,也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如果我们不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从技术升级、产品开发和服务优化上来做好这个产业,那么民族品牌和整个行业都很难变得健康。
企业只能适应市场,无法对市场进行规范,但我认为,政府应该行使职能,对摩托车行业强化管控。举个例子来说,国家强调国Ⅲ推进以后,要实施检查,但事实上,却并没有到位。一名民营企业家在和我聊天的时候提到,国Ⅱ也好,国Ⅲ也好,只要有人要,我为什么不生产呢?也就是说,由于管控的不严格,导致在国Ⅲ标准实施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出现。
关于出口市场,越南市场拒绝中国产品,我们应该好好想一下这是为什么?一方面,出口的粗制滥造的东西太多,消耗了中华民族大量的资源,却对中国摩托车的声誉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众多的“游击队”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法规来实施。政府如果对出口政策及国内市场的管控不加大力度,这个产业将没有希望。
如果要问中国的摩托车产业出路何在,我个人认为,作为民族品牌来说,我应该感谢大长江,如果没有大长江的话,在现在的中国,无论是销量还是知名度美誉度的第一位都不会是民族品牌。大长江可以说是为中国民族品牌指出了一条如何走向健康的道路,也为行业树立了一个榜样。同样可以作为我们榜样的还有家电行业,现在它们已经走向了健康,完全打败了国外品牌,并且真正做到了享誉国际。八九十年代,我们的家用电器大多是日本品牌,但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至少我家里用的家电,全是国产品牌。格力、美的、海尔等等品牌,都已经成为了民族品牌的骄傲。
《摩托车信息》:嘉陵对中国摩托车行业来说意义非凡,在老一辈中国摩托人看来,是嘉陵撑起了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的脊梁。洪董作为嘉陵新一任的领军人物,您眼中的嘉陵目前在中国摩托车行业处于怎样的一个位置呢?
洪耕董事长:坦率地说,嘉陵她曾经辉煌,但从2000年以后就逐渐下滑,如今的产销量不仅无法进入前三甲,甚至排在了十名左右,这就和2000年以前的反差特别大。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能在100多家企业里排名前十,说明嘉陵还是有机会的,毕竟,嘉陵曾经是中国摩托车的一个象征,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在这样一个定位下,我认为嘉陵重振旗鼓是相当有希望的。当然,嘉陵的崛起需要全体嘉陵人有自信,有信心,并为之努力。
《摩托车信息》:据了解,洪董您在长江电工厂担任总经理期间,仅用短短2年时间便使长江电工厂扭亏为盈,创下了业内的一个神话,正因为这样,此番您接掌嘉陵,令各方都充满了期待,对此您是否感受到了压力?接下来您将怎么做呢?
洪耕董事长:确切地说不是用2年,而是用了3年的时间真正地让长江电工止亏,前3年,,确实很困难,每个月给近6000名员工发工资是最让我头疼的事。到2009年,起码发工资没问题了,现金流也不是负数了,那时候才算是真正地止亏。不过,长江电工和我们嘉陵不一样,它生产的产品毕竟是国防需求的产品,不是一个市场广泛竞争的产品,这样的产品经营和摩托车产品经营比起来相对简单一些,前期策划的难度是比较大,但一旦策划好了之后,操作起来相对简单。长江电工是保军企业,有国家的很多政策支持,不过只有支持还不够,我们在经营企业的同时,必须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国家的政策解除企业的羁绊,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策划企业自身成长的内生动力。
其实,国家的优惠政策我们嘉陵也享受了不少,下岗分流、债转股、军民分离,还有现在的退城进郊、土地置换,都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企业减轻负担、卸掉包袱的举措,但遗憾的是,嘉陵在享受这些优惠政策的同时,并没有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找到内生动力。
长江电工之所以能扭亏为盈,是因为我们做了完整的策划,找到了企业的内生动力,因此直到现在,长江电工运营得很好。企业经营的有些事情从表面上看可能是不合逻辑,但并不是做不了,我们如何理顺企业经营的逻辑,只要这个逻辑理顺了,即可得到企业相关方的支持,所谓得道多助。嘉陵不是不可能翻身,要翻身得看我们怎么做,首先我们要有一种自信,如果我们信心不足,那么任何事情都可能半途而废。我认为,没有干不了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事情,只要我们想到了,策划好了,问题就好解决了。对于嘉陵的下一步计划,我们现在正在筹划阶段,如何让她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我相信一定会有办法。(摩托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