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曲折前行
媒体关于摩托车“触电”的探讨已经很多,很多人认为,开展电子商务,要么中规中矩在线上销售原品牌,要么直接将它作为解决库存的下水道,这种对电子商务的错误认识让品牌价值受到严重伤害。
2013年底,嘉陵在官方网站上发表了这样的告示:“部分经销渠道通过电子商务网络经销平台低价销售嘉陵产品,扰乱正常秩序,务必在2013年12月25日前,停止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上的销售和价格宣传,删除相关发布内容。”
电子商务平台被经销商用来获取短期利益,这是行业缺乏管控电子商务平台的经验所致,但是以嘉陵、建设等国有企业为首的摩托车企业涉足电子商务,同样是企业在新形势下寻求营销思路变革的勇敢尝试。尽管前期受到一定挫折,比如被渠道滥用获取短期利益,线上售出的车辆远不及前期预估等,但这些都是行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必经阶段,而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摩托车行业与电子商务的整合将会越来越明晰,特别是在个性化产品定制,后期配件更换等方面,网络平台仍然有其方便快捷的优势。只要解决物流配送和日常维护等问题,行业在网络平台大规模销售摩托车并非痴人说梦。
多平台推广、去商业化以及体验式营销
2013年,250mL及以上排量摩托车的舆论造势仍在继续,部分实力工厂已经有新车下线,随之而来的营销推广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特殊车型,工厂的营销策略朝着多平台、去商业化及体验式营销3个方面倾斜。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前,记者就大排量营销渠道问题及上海雅马哈建设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戈华,他认为,大排量车型将对渠道和营销提出更高要求,比如销售平台必须将雅马哈的运动元素表现得很好 ,销售平台的负责人本身就热爱大排量等。因此在选择销售平台时,除考虑通路产品网络外,他们还将考虑其它平台,比如近年快速发展的摩托车俱乐部、赛场、高档商务会所、星级酒店等。
如果就多元化平台营销推广还停留在探索阶段,去商业化营销则在2013年获得划时代的发展。如隆鑫“一路向南”穿越活动、劲隆红叶行、轰轰烈和新感觉先后进行的云南行、嘉陵的西藏穿越之旅、雅马哈已成熟的嘉年华活动、钱江贝纳利与车迷的互动、宗申摩托工厂的旅游直销、金城参加种类赛事强化影响力等,都取得了不俗的反响。
去商业化营销模式,是2013年最愉快的营销方式,跟流行的体验式营销异曲同工。通过个性定制的活动我们发现,很多区域品牌也有崛起的机会,谁的定位更准,更能锁定目标消费群体,谁就更能把握住这次机会。通过这类体验式营销,消费者持续不断地积累愉悦的消费体验,大大增强了对品牌的忠诚度,通过这样的营销,部分二三线品牌也为自己创造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小结: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过去的营销方案中明确而清晰的目标━━抢占消费者,已经变得飘忽不定。以前先瞄准目标再精确射击的营销模式,可能已经不适用了,工厂必须先开枪射击,再尝试以各种不同的营销模式提升命中目标的机会。(待续)(摩托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