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振兴•中国摩托年度主题 A(1)

2014-05-12

A 解读环境 洞察振兴契机

对于以振兴为年度主题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来说,一切能够影响行业发展的外部因素都必须高度重视。细节决定成败,对当下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外部因素进行深度梳理与挖掘,显得尤为重要。于经济,整体经济环境是否利于行业振兴?于政策,国家新政是否有助于行业脱困?于实事,近期行业又将面临哪些突发问题?相信随着对这一系列外部因素剖析的加深,我们对于将今年视为中国振兴之年的信心,将会更加强烈。

格局 经济宽松 政策利好

随着去年新一届国家领导班子的上台,2014年国家大政方针有所调整,由此新一年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等与往年相比将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2014年国内GDP同比增速会略好于2013年,将维持在7.5%~8%的合理区间,初步预计在7.8%左右,且季度波动较小,全年整体运行情况相对平稳。因此从宏观看来,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将继续为国内经济的整体平稳发展以及国内摩托车行业的平稳运行提供保障。

尽管整体趋势相对稳定,但对于不同的行业来说,差别仍旧存在。从开年后的情况来看,国内所面临的经济减速,产能过剩、地方债务、货币泛滥等方面的风险仍未得到妥善解决,这对于在过去近10年独领风骚的房地产行业来说影响最为严重,从1月份看来,包括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内的多地楼市已经开始“大降温”,万科老总王石甚至在微博坦言:“非常不妙”,不少金融单位目前都已经开始积极开展应对房价下跌的准备工作。

过去作为经济体系重要支柱的房地产行业发展预期放缓,将使得社会购买力得以大幅释放,同时也迫使力求国内经济整体软着陆的国家新政,开始向传统实体行业寻求突破,为此今年国家政策再度向制造行业倾斜,年后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特别指出,改造提升制造业将会是2014年的重点工作,这对于在今年力图振兴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来说,无疑是好的消息。

2014年发改委对制造行业的改造提升,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分别是化解产能过剩、调整和优化生产力布局、引导产业转移和承接、发展高端制造业以及稳定、拓展外需。显然,在大方向上这与摩托车行业近年来所倡导的行业转型升级不谋而合。无论是当前摩托车产品体系的调整、对个性化产品领域的调研、高附加值产品的普及,出口市场的把控还是针对摩托车核心技术的深入研发都将受益于国家新政,今年中国摩托车行业的振兴之路在国家政策的有力助推下必定会有所突破。

禁限摩 斗争仍在继续

在摩托车全面解禁,亦或是摩托车退出历史舞台之前,禁限摩这个话题对于中国的摩托车行业来说永远不会是老生常谈。每年国内的各种大型行业展会、高峰论坛甚至国家两会上,关于摩托车解禁的呼声从未停歇过,甚至在去年的两会期间,还有业界大佬亲自驾摩托车赴会,一展摩托车在都市交通中超越汽车,以及轨道交通的优越性,这样想来,今年的两会似乎也越发引人注目了。

今年整个行业对摩托车逐步解禁的关注程度较往年更高,其缘由在于摩托车解禁终于有了先例。禁限摩近20年之久的珠海市,在金湾区、斗门区进行试点,在该范围内为摩托车限量注册登记上牌。这一举措引发了全行业的高度关注,据估计在未来3年当中此地将会产生至少10万辆的销量,同时这也极大激发了当地摩托车经销商和消费者的热情,商家对市场普遍看涨,沉寂多年的珠海市场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

珠海禁摩令得以松动,这使得深陷禁摩困局的摩托行业看到了曙光。在行业乐观人士看来,珠海解禁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今年开年后全社会对珠海解禁前后的社会舆论、交通状况等方面了解的逐步深入,在规范体系下摩托车对于城市交通、环境保护、精神面貌等方面的贡献将愈发突出,并以此为试点,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进行摩托解禁的尝试,因此自今年开始对解禁后的珠海摩托车市场、以及珠海社会舆论等环节的关注与引导,将对行业的长远发展影响深远。

同时,珠海禁摩令的松动,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课题。如果全国范围内禁限摩政策逐步松动,那么针对这些刚刚解禁的新生市场,各大摩托车企业应当如何重新开拓?在市场调研、网络建设、产品导入、营销政策等方面,怎样才能做到最好?相信为了找出适合企业自身特色的最优解,各大企业今年将会进一步加强对珠海市场的深度调研,并提前备好市场预案。

但对此持不同态度的业内人士同样大有人在。在一些悲观人士看来,珠海解禁在短期内对全国范围内的摩托车禁限政策不会带来太大影响。理由很简单,在珠海解除禁摩令的同时,今年不少城市仍旧将会实施禁限摩政策。如深圳,今年2月18日集中开展了“平安鹏城”、“禁摩限电”整治行动,查扣各类违法车辆926辆,其中摩托车就有119辆:如汕头,在新的《汕头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中明确指出,自今年3月1日起摩托车禁止进入市区;再如南京、扬州、武汉等城市,都将在今年进一步加强对摩托车的禁限,显然从全国范围看来,今年国内各城市对摩托车的禁限情况依然持续恶化中,国内摩托车行业在与禁限摩的斗争中仍旧处于劣势。(待续)(来源:摩托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