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 企业的态度:在忧虑中前行 电喷无疑是好的东西,既然电喷技术在许多方面都要比化油器更先进,为什么这么多年却难以大规模走向市场?阻力主要来自于摩托车整车企业,在一些企业看来,以中国目前的摩托车行业现状,要普及电喷车,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用户的购车成本会提高。因为国Ⅳ阶段国家明确要求企业采用电喷化+OBD的技术路线,与现有的国家化油器等状态相比较,购车成本会增加800元~1500元。
二是售后维修跟不上。由于采用了电喷装置,其相应的故障多是采用专用设备进行检修,相应的从业人员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后方能解决故障问题。而代步、工具类摩托车的用户群和维修群完全不同于汽车,因此对用户来说维修成本就大大提高了。
三是油品的质量跟不上。与化油器相比,电喷车需要“吃细粮”,而在广大的农村和城镇化边缘地带,相应的油品质量多无法保证,由于油品等问题造成了喷嘴的经常堵塞,加剧了电喷车的故障发生,也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维修成本。
除此之外,如果实施国Ⅳ标准,喷嘴产能也有可能是一个问题。有企业担心,目前喷嘴的合格供应商不多,博世、德尔福、西门子几乎垄断,当前产能勉强满足汽车需求,若年产1000余万辆的摩托车加入,喷嘴的产能将跟不上。
在现阶段,由于经销商往往没有配备专业的电喷修理师,造成用户对产品的抵触。同时,电喷和化油器的价格相差太大,企业也不愿意丢失市场份额。一系列的难题,让企业对电喷心生抵触。
有企业负责人表示:“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所谓国Ⅲ出台,国内99%的厂家是不会上电喷的,现在市场上的电喷车绝大部分是厂家早期为了应对国Ⅲ排放推出的产物,后来有了触媒这种相对电喷高成本来说可以用较低成本解决国Ⅲ排放的手段,所以现在市面上在售的电喷车也只有那么几款,从厂家的开发及销售来说,电喷的高成本是难以回避的问题。”
对于部分企业提到这些问题,业内也有不同的看法。京滨化油器公司的邵刚部长认为,整车企业提到的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
他认为,在购车成本方面,如果企业都采用电喷,成本的上升都是一样的,大家仍然处于同样的竞争层面。在维修方面,如果电喷摩托逐渐普及,自然有人会涌向摩托车电喷维修行业。在油品方面,如果担心农村地区油品不好影响电喷,那么现在农村很多汽车也是电喷,也可以正常使用同样的油品,因此这也不是问题。至于电喷的产能问题,就更不用担心,目前电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国内外厂家早就准备得很充分了,只要政策信号明确,产能很快能提上去。
虽然业内看法不一,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担心,这种担心更多的来自于管理层面。对国内的摩托车企业来说,国Ⅳ的压力要在小排量的代步车和工具车上面。力帆集团副总裁、摩托车研究院院长邓有成表示,我国摩托车行业现状与欧洲不一样,欧洲绝大部分是大排量车,而我国大部分是小排量的代步车、工具车。大排量车用电喷没压力,小排量车用电喷就很有压力。
对代步车、工具车来说,因为电喷车能上牌但成本高、售价高,化油器车成本低但上不了牌,所以能上牌的车产销量将会剧减,而无牌车将会横行,交通管理部门压力大增。所以行业内三四线小厂的化油器代步车、工具车可能销量大增,而一二线的大厂要么向上走与合资品牌拼大排量,要么向下走与小厂血拼低价。
因此,对代步、工具的小排量车,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个可笑场景,国Ⅳ电喷车出厂、销售和上牌,然后即刻拆下电喷件换上化油器,退回电喷件回厂循环利用,结果用户、商家、物流环环受益,工厂则哭笑不得,因为车厂和电喷厂花了大价钱搞标定、做检测、上公告,只换来一个“循环利用”。
邓有成认为,对于大排量的摩托车,电喷的确是大趋势,因为大排量的化油器也许比电喷还复杂还贵。但代步、工具用的摩托车不会趋于电喷,因为化油器耐用、可靠、便宜还好修。而全面实行国Ⅳ的话,行业内自主品牌将更难,杂牌小厂将更猖獗,行业规范和管理会更难。“我认为对摩托车行业的一线企业会是严重打击,市场会更加混乱,但会促进大排量摩托车的发展,促进一线企业的转型升级。”
对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一,国Ⅳ标准可发布,但实行时间延期至2018年1月1日之后。第二,分开实行国Ⅳ,排量200mL以上的必须严格执行电喷+国Ⅳ;150mL以下的放开或者施行政府减税或补贴政策。
对于企业的顾虑,中国摩托车商会秘书长王敏表示理解,他认为,企业的担忧也不无道理,短期内面临的压力也是客观存在的。不过,国Ⅳ标准的实施是大势所趋,电喷化的潮流也不可逆转,作为企业,应该顺应潮流,将这看作是一次转型升级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