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国Ⅳ:是机遇,是挑战(1)

2014-11-07

国Ⅳ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最近有消息称,国家将在2014年下半年向各大摩企发布技术标准,并将在2016年1月1日与欧洲同步实施摩托车国Ⅳ标准。摩托车行业内波澜再起。 对于国Ⅳ的实施时间,目前还没有正式的文件公布,上述实施时间也不完全确切,但可以肯定的是,留给摩托车企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最为关键的是,这一次的升级将与以往不同,摩托车行业将迎来新的技术路线,实现从化油器到电喷的转型。

据了解,该标准在制定期间,专家委员会和起草小组经过多次讨论,基本否定了传统化油器和电控化油器等方案,全面推行电喷方案。因此,国Ⅳ的来临便意味着摩托车电喷化时代的开启。

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对于国内的摩托车行业来说,这无异于一场革命。有人拥抱它,说它是摩托车行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也有人排斥它,说它将给本已衰落的摩托车行业带来沉重的打击。

那么,国Ⅳ标准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面对新的趋势,国内的摩托车企业又该何去何从?

NO.1 排放标准与电喷历程

在9月25日举办的2014中国摩托车技术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摩托车商会秘书长王敏表示,当前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话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加大碳减排的力度。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2013年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27.7%,因此中国也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而作为排放污染的源头之一,摩托车行业也深受影响。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摩托车大国。近年来,虽然受政策和产业环境的多重影响,我国的摩托车行业产销逐年下滑,但我国仍然有着巨大的摩托车用户群体。然而,与之相对的,是我们落后的技术。在发动机等关键的核心技术上,我们的技术落后于国外的先进企业,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摩托车的排放污染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事实上,我国摩托车的排放污染控制已经发展了20多年。早在1985年,我国就颁布了第一个摩托车的排放标准,这是一个尝试的排放标准,包括对一氧化碳和碳氢污染物的测量。1993年,我国颁布了GB14621对摩托车排放污染的排放标准,实际上这个是对摩托车排放污染物总量,也就是质量的测量,摩托车每公里排放多少克污染物就由这个测量标准来规定出来。

到2002年,我国颁布了机动车第一、第二阶段的排放标准,摩托车行业实施这个标准的时间分别是2003年和2004年,轻便摩托车分别是2003年和2005年,我国开始进入了摩托车真正排放控制的阶段。但是,这两个阶段的标准区别不是太大,对我国摩托车排放控制水平还没有太大的挑战。

在2003年,我国颁布了《摩托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当时提出污染的目标,这个目标是2004年轻便型摩托车产品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应达到相当于欧盟第二阶段排放控制水平。2006年前后,我国所有轻便型摩托车都达到国际先进排放控制水平。前两个目标基本实现了,2006年前后要达到的是下一步目标,就是国Ⅲ的目标。

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发布第三阶段的排放标准,是工况法排放标准,摩托车、轻便摩托车分别一个,实施时间是2008年开始,生产销售和登记注册则是2009年7月1日,之后又由2009年推迟到2010年7月1日。蒸发的标准是另外一部分,燃油蒸发控制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实施时间和前面的是一样的。

国Ⅲ标准的实施给摩托车行业带来了一个极大的挑战,第三阶段尾气排放和第二阶段相比,单车排放量分别下降30%~65%。国Ⅲ标准实施在技术上难度大,有一系列的技术都要考虑到,只有这样才能能够稳定地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这个成本上也是会增加10%~20%。

如今,国Ⅳ标准已经很明确地写明了技术路线,并且很明确地表示了必须采用闭环电喷系统。国Ⅲ的那种开环系统在国Ⅳ阶段将被取消。在国Ⅳ上牌目录出来前,只能认为市面上的电喷车是符合要求的。以国Ⅳ的排放标准来看,化油器的车无论如何是过不了关的。

其实,对摩托车行业来说,电喷并非是一个新事物。从1995年开始,国内一些具有战略的摩托车整车企业即对电喷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式,陆续涉足摩托车电喷领域。由于企业没有电喷技术的知识产权,所以技术引进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直接结果是电喷摩托车的价格居高不下,再加上我国摩托车排放法规相对滞后,国产摩托车电喷化的进程就显得非常缓慢。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和科研院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始进行电喷系统的软硬件研究。从2001年开始,国外许多电喷系统的知名企业开始大举进入我国市场,而国内一些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电喷成果也层出不穷,再加上我国部分城市对摩托车的排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国产摩托车电喷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1997年1月,新大洲公司与澳必托公司签署了“关于评估与提供澳必托DI燃油系统备忘录”。1998年6月,新大洲公司与澳必托公司签署了“关于澳必托与新大洲之间技术、商务合作意向书”。9月18日,“关于使用澳必托技术产品许可证的意向书”签字仪式及“新大洲、澳秘托电控直喷式环保型摩托车”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新大洲XDZ500QT型电喷摩托车的卓越表现令在场所有的人感慨不已。

2000年12月,力帆集团推出了首辆电喷样车。2001年5月,力帆LF150-A型电喷摩托车开始试生产销售。10月19日~20日,“2001中国摩托车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意大利的马瑞利、美国的德尔福以及我国厦门信源等公司详细介绍了各自的电喷产品,并对我国摩托车电喷化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案。此次研讨会对我国摩托车的电喷化进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许多企业就是在此次会上对电喷技术产生了兴趣,并在会后与电喷系统生产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11月,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对外宣布,研制成功了一种适用于四冲程进气道和二冲程缸内直喷的FAI燃油电喷系统。11月30日~12月4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2001年北京国际摩托车展览会上,力帆集团打出“假如世界没有绿色,废掉力帆摩托车”的大型条幅,其展出的多款电喷车让参观者耳目一新。

2001年12月中旬,隆鑫LX150型电喷摩托车顺利下线。2002年4月,隆鑫集团电喷摩托车通过了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的检测。6月,宗申集团也完成了首轮电喷样车的测试工作。9月8日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公布〈工业行业近期发展导向〉的通知》,鼓励摩托车行业发展电喷车、双燃料车和电动车等新产品。11月,原广摩集团的五羊WY125-140型电喷摩托车开始在部分地区试销售。

2003年1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公布了《摩托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明确规定:2004年新定型的摩托车(不含轻便摩托车)产品污染物的排放,应当达到相当于欧盟第二阶段排放控制水平,而“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成为该政策推荐的技术措施之一。该技术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摩托车电喷化的进程。(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