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摩托车产业已经发展了40年了。
在这40年中,中国摩托车产量曾一度达到世界第一,
同时,产业的发展,为改善中国城乡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环顾当下的国际国内的形势和产业竞争格局,
中国摩托车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工业化进程达到空前的广度和深度,
中国不仅有全球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而且在很多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包括和摩托车最接近的汽车工业,也在创新驱动取得瞩目的成就;
另一方面,随着更高水平的开放,国家对摩托车产业的保护政策基本趋零,
欧、美、日等世界摩托车强权以各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同时在全球市场也展开了更激烈的竞争,
包括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在科技等领域对我们进行了封锁和围堵。
客观观察,中国的摩托车制造业和世界强权还有不少差距,
如何认清差距,找到加速追赶的路径,
抓住通路车向中大排量升级的机遇,
是全行业关心的大问题。
为此,牛摩网将推出系列评述
就行业如何突世界强权之围,破技术创新之局
与业内人士和广大车友共同讨论。
欢迎批评指正!
孩子没娘,说来话长。中国有华为,说来也话长。
先说结论,华为的存在,是中国工业化到21世纪20年代此时此刻的一个标志,一个里程碑。
众所周知,中国经过前三十年基础准备,后四十年改革开放,实现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工业化。
在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中国都有涉足,其中,在很多工业门类中,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制造国,从基础设施到装备制造,从大宗工业品到普通消费品,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有空白就补,有缝隙就钻,你有我也要有,你没有我赶紧得有,有新科技就转化,有新项目就抢,有生意就做,有钱就赚,哪怕有五分钱的利润也会跰手胝足地去打拼。
满载原油、矿砂甚至煤炭的货轮摩肩接踵开进中国港口,全球十大散装码头有六个在中国,满载各种工业品的集装箱接踵摩肩驶离中国港口,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有七个在中国,“大进大出”曾是中国领导人八十年代的畅想,今天已经成为确凿的事实,中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美、日、德三国总和,工业品贸易总额也是世界第一。
现在,患有囊括所有金牌强迫症的中国,正在既往的基础上,纠结着思考着如何从做大到做强,转型升级,让中国制造从中低端向高中端全面迈进。
客观地观察中国工业,每个行业所处的基础地位和内外条件是不同的,行行出状元是当然的,行行做状元却是非常艰难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中国摩托车为什么没有华为?其实反映的是我们摩托车行业整体的焦虑。
我们看到国家很多产业在飞速进步,很多技术领域在不断突破,反观摩托车产业仍然在亦步亦趋跟在世界强权之后,不免有些捉急。为什么高铁行,摩托车不行?为什么通讯互联网产业有华为这样世界级的大咖,而摩托车产业却还没有出现华为?
我们需要对不同行业和不同技术领域的成长规律有个基本的认知。
有些领域,诸如尖端的战略产业,从过去的两弹一星到今天的北斗、嫦娥、空间站,不存在市场竞争,只有国家间的战略竞争,发展这类产业,要求的是国家意志和国家总体实力,这类产业不产生直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它会衍生出新的科技和方法,辐射到其它民用行业,更会形成国家名片,在整体上打造中国科技和工业的形象。
还有些领域,诸如高铁、国家电网、发电(火、水、风、太阳、核)装备等,因为我们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家规模也就是市场规模,还有一带一路全球共享的国家意愿,总之,巨大的可预见可操作的市场,当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就能够持续投入,技术亦可以持续进步,产业亦可以持续发展。对于德法日这样的国家来说,高铁技术对他们来说就是屠龙术,既有已渐无用,不可能持续投入。
不光在基础设施领域的装备产业发展需要大国规模,大国秉赋,在新兴的互联网产业,也因为中国的大国规模,让中国可以和原生技术最早、最强的美国平分秋色,从电子支付到共享经济,再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应用领域的规模也催生、推动了华为、中兴这样的互联网对用户领域的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一领域从一开始就是市场化的,是有竞争的,而且竞争对手也是国际强权,所以,华为能有今天,除了早期国内市场的孵化培育,更多的是内因发挥了能动作用,企业家精神发挥了作用,靠硬核创新才有今日!有华为的创新,中国在5G领域,不仅技术全面领先,应用也全面超前,对中国经济和各方面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也正是如此,美国才死乞白赖地封锁和打压。
在众多的消费品领域,包括家电产业、汽车产业、摩托车产业,都是从改革开放伊始,从落后几个代差甚至空白的情况下开始发展的,当然,它们也无一不享受中国超规模的单一的市场的红利,但是市场虽然单一,但是在末端,产品的购买者是个人,他们有选择A不选择B的权力,所以竞争非常激烈。
中国的家电、汽摩企业,都是从最低端的产品开始,从仿制开始,从价格落到地板开始,进入各自的产业领域,而竞争对手都是欧美日等世界最强的跨国企业和大品牌。经过四十年的风起云涌,大浪淘沙,中国制造已经从落后老师N条街,逐渐变得不那么落后了,差不多追平了,有些地方超过了。
——比如手机,像华为,不论在技术和品牌,都和世界最强者难分轩轾;
——比如家电,也许最顶部的技术和品牌,还是日本或欧美掌握得多一些,但中国制造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关键是中国消费者从心智上认为国货已经相当ok,选择购买格力、海尔、小米、美的……已经不全是因为价格合适,而是不论产品技术、品质、外观设计、售后服务,消费者的体验都非常棒,既有里子,也有面子。
——汽车领域,欧美日强权几乎悉数来华,以德国的BBA为代表的高端品牌几乎完全垄断了高端市场,以德国大众和日本丰田本田等代表的大众品牌也是中端市场的绝对霸主。但是最近几年,形势格局有所变化,在传统的燃油车领域,以长城、吉利为代表的民族品牌,通过车型的差异化(如长城哈弗)和配置的高端化渐渐从低端市场向中端市场渗透,并且开始向高端布局,一汽集团的红旗,虽然多年来屡起屡落,饱受诟病,但最终还是修成正果,2020年上市的红旗H9,可以讲内外兼修,动力配置了新新研发V6缸发动机,外观设计更是雍容大气,表达了国人对红旗寄予的情感和期望。这款新车在商业上完全成功,还待时日,但本身具有的素质已经可以完全跻身于高端车阵容。
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制造呈现出一种高中低全面跃进的矩阵,如蔚来、比亚迪,小鹏等均出手不凡,在动力技术方面,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更令国人欣喜的是,国家在电动车的发展上,从国家战略高度对该产业给予重视,要充电站、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是早有规划,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实施,可以预期,中国电动汽车、智能汽车的发展,即将会迎来一个崭新时代。
——好了,该说回到摩托车了。
在摩托车领域,横向比较,现在仍然是强敌环视。欧美日强权在最近十多年里都可以说大军压境,他们过去对中国的消费水平和能力还有怀疑,那么现在都已经开窍了,欧美主要品牌都在中国开设大贸店,日本本田除了在中心城市开大贸店之外,开始向两个合资厂挹注中大排量产品资源,另建销售渠道,呈现出攻城掠地的进取态势,美欧品牌除了建设大贸店,也不时传出在中国独资或合资建厂的信息,或者在印度、东南亚建厂,向东方靠拢已经成为他们不得不的战略举措。
中国摩托车产业,从改革开放最早的1979年发轫,前三十年,基本是在150及150以下排量的低端发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通路车”。在这块市场,美国放弃了,欧洲也基本放弃了,日本川崎也放弃了,只有本田铃木雅马哈还继续玩,而在中国的西南面向,印度在这一领域也迅速成长,虽然他们的产品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但在海外市场,已经是中国制造的强悍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