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市场上表现不俗,令人刮目相看。由于乌克兰同为前苏联重要加盟共和国,很多中国摩托车企业把目标瞄准了乌克兰摩托车市场。出于对乌克兰摩托车市场现状的不了解和对未来乌克兰摩托车市场把握不准,很多中国企业不敢贸然进入乌克兰摩托车市场。
本文将对乌克兰摩托车市场做一简要分析,供意欲进中国摩托车企业近年来成功进驻俄罗斯市场,尤其是轻便摩托车入乌克兰市场的国内摩托车企业参考。
一、乌克兰摩托车市场的现状
乌克兰地处欧洲东部,由于纬度较高,冬季较为漫长,摩托车始终不能列入乌克兰人的交通工具之列,因而得不到普及,市场容量较为有限。
同时,随着乌克兰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乌克兰摩托车市场近几年开始启动,中国摩托车企业也已经试探性进入乌克兰市场。
同 2004年相比,2005年乌克兰摩托车市场迅速扩张,增长率达51%,即从2004年销售1587辆增加到2005年的2412辆(文中所指摩托车均为排量超过50立方厘米的摩托车,50立方厘米以下的轻便摩托,由于不需要在乌克兰车辆管理部门登记而无法统计)。
目前在乌克兰摩托车市场上销量保持第一的是白俄罗斯的明斯克摩托车厂的产品,这得益于明斯克摩托车厂与乌克兰边防部队签订了为期多年的生产合同,乌克兰边防部队将用政府采购的方式购买白俄罗斯摩托车以满足边防军防务需要。值得庆幸的是,位居销量第二和第三的摩托车均为我国产摩托车,即 Defiant和富通摩托车。Defiant与乌克兰“车辆零部件”公司合作,成功介入乌克兰摩托车市场,其销量从2004年的34辆迅速增加到2005年的357辆,无锡富通摩托车与乌克兰第聂伯“火箭”公司的合作也较为成功,开局良好。在这里我可以肯定地说,在不久的将来,占据乌克兰摩托车市场前三甲的将是中国摩托车企业,因为白俄罗斯明斯克摩托车厂已经逐步减少其自有品牌摩托车的生产,转而开始组装我国产摩托车。
2005年乌克兰摩托车销量第4-7位的均为日本摩托车企业,日本摩托车质量优良,但价格也较为昂贵,相对于目前乌克兰人生活水平尚处于较低的现状来说,日本摩托车要在乌克兰市场上有所作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乌克兰自有摩托车企业的现状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乌克兰本国摩托车企业实力极为薄弱,由于没有将摩托车做为交通工具的传统,乌克兰本国摩托车企业始终处于苦苦挣扎的境地。主要摩托车企业为基辅摩托车厂和第聂伯摩托车厂,其生产能力有限,设备陈旧,已不具备竞争能力。
基辅摩托车为国有企业,目前正准备私有化,其位于基辅市中心的工厂用地也即将转让给房地产公司作为房产建设用地,该工厂将搬迁至基辅州。基辅摩托车厂目前正广泛与有意投资的企业进行商谈,以尽快恢复生产能力。
我国无锡富通摩托车在与第聂伯摩托车厂进行合作后,乌克兰第聂伯“火箭”摩托车厂的生产能力大为扩张,产品品种也得到延伸,其主要产品为排量 50-250之间的多用途摩托车。
三、乌克兰进口摩托车的清关费用
根据乌克兰海关法第 266条,进口到乌克兰的商品海关价值的确立原则是:
(一)进口商品交易合同上确定的价格;
(二)等同商品的合同价格;
(三)相似商品的合同价格;
(四)增值价格。
具体到摩托车的进口,一般以合同价格为计算基准,我们假设该摩托车的合同价格为 7000美元为例,乌克兰海关收取的主要费用有:
(一)海关手续费: 7000美元x0.2%=14美元;
(二)进口海关关税: 7000美元x12%=840美元;
(三)印花税:每立方厘米 0.2欧元;
(四)进口增值税:( 7000+14+840+印花税)x20%=1500美元左右。
以上合计费用约为 2600美元。
四、乌克兰摩托车市场的消费取向
如上所述,目前乌克兰摩托车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摩托车需求正逐年增加。乌克兰人最早认识摩托车应该归功于日本摩托车企业,日本最具实力的四大摩托车企业-雅马哈、本田、铃木、川崎,是最早进入乌克兰摩托车市场的企业。应该说,乌克兰人对日本摩托车有着特殊的感情。
从购买方式上来说,乌克兰人主要是利用贷款购买摩托车,即首付车款的 30%,余额逐月偿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想在乌克兰摩托车市场上有所作为,销售商必须跟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从销售季节上来看,乌克兰摩托车的销售旺季为春季,即所谓的“春季买车夏季用”模式。其中主要的销售季节为 3、4、5月份,由于乌克兰人购买摩托车主要用途是休闲娱乐,而非交通工具,可以预见,乌克兰人将不会在漫长的冬季购买摩托车。
从消费年龄和性别上来分析,购买摩托车的乌克兰人的年龄主要集中在 22-45岁之间,其中99.9%的为男性。从消费者职业角度来看,多为公司经理、金融专家等新兴行业,购买方往往是法人而非自然人。
由于乌克兰人购买摩托车主要作为休闲娱乐用,因此越野摩托、运动摩托、旅游用长途摩托颇受乌克兰摩托车爱好者的青睐。当然,作为普通消费者,轻便摩托由于其易于驾驶、方便舒适等特性也越来越得到乌克兰消费者的认可,而轻便摩托车的主要来源国为我国。
五、对我国意欲进入乌克兰摩托车市场的企业的几点建议
(一)乌克兰摩托车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容量有限,不宜进行大规模的合资合作项目;
(二)近年来乌克兰摩托车市场总体需求上升,局部地区(尤其是南部地区)开始出现摩托车需求紧缺现象,我国摩托车企业应抢抓这一机遇,大胆介入乌克兰摩托车市场;
(三)由于消费传统习惯影响,乌克兰人购买摩托车主要作为休闲娱乐用,因此在品种选择上有着较高的品味;
(四)在合作方式上,采取大件组装(包括 CKD和SKD)方式与乌克兰企业进行合作是进入乌克兰摩托车市场的最佳途径,尤其应该选择跟乌克兰金融机构有着良好合作关系、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网点健全的乌克兰企业进行合作;
(五)由于乌克兰经济发展仍然处于低谷,生活水平不高,以质优价廉的低端产品打开市场不失为明智之举;
(六)先期可试探性参加乌克兰举办的专业摩托车展览。 (资料来源:群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