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汽协会对全国105家摩托车生产企业月度经济指标快报统计,2006年摩托车生产企业经济运行总体良好,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的态势,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比上年明显提高。
产销实现快速增长,产销率保持较高水平
2006年,全国105家摩托车生产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5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8.30%,增长额132.53亿元;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83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38%,增长额124.30亿元;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5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6%,增长额23.38亿元。
以上数据表明:2006年,摩托车生产企业产销两旺,全年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双双超过800亿元,产销实现较快增长。
增长率虽然从5月份以后呈现逐月小幅滑落态势,但始终保持了两位数的较快增长。
2006年,摩托车生产企业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为98.00%,略低于上年98.77%的产销率水平。在全年的产销率中,除2、3月份略低为95.85%和94.80%外,其他各月均保持了96%~98%的较高水平。
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增长较快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明显提高,产销旺盛带动了经济效益较快增长。2006年,全国105家摩托车生产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9%,增长额110.08亿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4.75亿元;比上年增长49.81%,增长额8.23亿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54.84亿元,比上年下降6.47%,减少3.80亿元。
2006年,全国105家摩托车生产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6.20,比上年提高25.30点。2006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与上年各期相比,均明显高于上年的水平。
整体盈利水平提高,企业亏损面下降
2006年,全国105家摩托车生产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9%,其中主营业务成本69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6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8.07亿元,比上年下降40.26%。虽然主营业务成本的增长高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成本投入有所上升,但由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快速下降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仍使摩托车生产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比上年增长21.27%,净增17.85亿元。
2006年,全国105家摩托车生产企业累计期间费用总额72.68亿元,比上年增长5.03%。其中,营业费34.39亿元,比上年增长8.33%;管理费3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7%;财务费4.60亿元,比上年增长10.72%。由此看出,期间费用的增长明显小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2006年,期间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8.90%,比上年降低0.89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的有效控制是摩托车生产企业利润总额快速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截至2006年末,全国105家摩托车生产企业中,亏损企业22家,企业亏损面为20.95%;与上年末相比,企业亏损面下降5.52个百分点。
大型骨干企业占据行业主导地位
2006年摩托车生产企业经济效益状况不断改善,大型骨干企业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盈利水平明显提高,成为带动全行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2006年,全国105家摩托车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共有19家,比上年增加5家。19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共计665.70亿元,约占摩托车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1.55%。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亿元的企业共有11家,比上年增加1家。11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共计543.86亿元,约占摩托车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6.63%;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的企业共有4家,比上年增加1家。这4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共计286.87亿元,约占摩托车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5.14%。(中国汽车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