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92年的力帆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历经15年的艰苦奋斗,已迅速发展成为融汽车、摩托车的研发、生产、销售(包括出口)为主业,并投资于金融业的大型民营企业。
2006年,力帆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3.95亿元人民币,发动机产销量254万台,出口创汇3.29亿美元,专利拥有量3807项,上述四项指标均居全国同行前列。力帆集团已连续多年入选中国500强企业,并居于重庆民营企业50强之首。
2006年,力帆集团业绩好戏连台:“重庆市2006年度最佳诚信企业”、“2006年度中国最佳诚信企业”、“中国商务部‘2006年度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2006年中国最佳公众形象企业”、“2006年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2006年度中国最大1000家企业集团”、“中国大企业集团首届竞争力500强”等一个个奖牌,均被力帆集团悉数收入囊中。
2006年,更值得可圈可点的是,力帆集团面对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摩托车市场,在中国摩托车行业步入大浪淘沙的时代,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采用“蓝海战略开创力帆新天地”、“售后服务精耕细作拉动营销”和“激励机制促进厂商双赢”等三大绝招,打造力帆强势品牌更是成绩凸现,战果辉煌。
力帆集团发展迅猛,力帆业绩引人注目。
力帆发展三件宝:创新、出口、信誉好!
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说:“是自主创新让力帆不断地长大了,赚了不少的钱,也让力帆的人才队伍和技术力量得到大的提升,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得过许许多多的奖”。
力帆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创新,创新“三板斧”打出了力帆新天地:
首先是技术创新打造了成熟的力帆产品——在产品研发上,力帆有着得天独厚的技术实力,从国内第一台立式100排量发动机研发成功,到国内第一辆水冷摩托车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从全面推出3+2系列产品,以品质提升为突破率先在国内涨价,到将自己所生产销售的摩托车从欧Ⅰ产品平稳地向欧Ⅱ产品过度,并以雄厚的实力按时顺利通过“欧II”一致性验收,为产品的销售布局争得了时间和机遇,力帆集团总是一次次的凭借其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研发实力和国家免检产品的技术优势、充分发挥产品品质提升后在质量和产品类型上的优势,最大限度的拉开与国内同行同类品牌之间的档次,从而使力帆的创新,总是以胜利者的微笑傲江湖并跻身行业前列,在销售市场中稳定前进并赢得商家的认同和赞誉;
理念创新打造一流服务,将“千万个微笑”打造成一个服务品牌。
有人形象的比喻: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就象牛与牵牛人的关系一样,谁是牛、谁是牵牛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牛和牵牛人要走在同一个方向上。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一种产品、任何一个取得成功的企业,都各有自己的致胜之道。作为中国的摩托车企业,如果要想做大、做强,产品的售后服务可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售后服务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产物和品牌立足于强手之林的基础,简而言之,企业和顾客的目标必须是同一个方向。
在中国摩托车销售利润日益趋薄的今天,对于每一家摩托车生产企业而言,一边是原材料不断涨价,另一边是产品的价格战愈演愈烈。而售后服务巨大的利润空间无疑是一块诱人的蛋糕。随着消费者服务需求的不断攀升,顾客对于服务的质量和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品牌的形象和市场销售。
从2004年7月开始,力帆便在全国市场启动了声势浩大的“千万个微笑”服务活动。截止2005年,“千万个微笑”巡回服务行千万里路走遍全国各地,“力帆人”将发自内心的祝福和细心服务,送给了每一位力帆用户。在最大限度拉近了“力帆人“与消费者距离的同时,也为商家带来了一种营销与服务理念的全新飞跃。
营销创新全面打造“价值链”,“质量为本、品牌为先、网络天下、决胜终端”成为力帆的市场定位。
营销观念就是企业在开展营销过程中及适应新的营销环境而形成的思想和认识,它是企业营销创新的灵魂。就目前中国的摩托车生产企业而言,其营销观念大多停留在产品观念阶段,加入WTO后,我国市场同世界市场联为一体,企业要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对资源、市场、人才、资金等要素的竞争,竞争范围的扩大同时也说明了潜在市场需求的扩大。这对我国的摩托车生产企业来说,这是难得的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实力的机会。这就要求中国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增强全球市场营销观念,着眼于全球的潜在市场需求,创新营销观众念,创造新的市场。
结合中国摩托车主管部门对行业整顿的要求,作为生产厂家而言,要使企业的产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对产品品质进行提升,保证销售良性发展,避免企业陷入“低质低价”的怪圈,因此,力帆集团推出了打造“价值链”的营销策略。
力帆打造“价值链”的举措,在全体力帆员工和全国经销商、供应商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取得了显著成绩,产品品质的提升促进了品牌的提升,价格联盟的建立保障了商家获得可观持续的利润,焕然一新的力帆品牌增强了市场抗衡力,也极大地增加了商家信心。
信誉好让力帆声明远扬,力帆产品和力帆企业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的的口碑。
“宁可他人负力帆,不可力帆负他人”,力帆倾力为广大消费者奉献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力帆集团连续多次获得重庆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
力帆在商业银行中拥有12960万股,在光大银行中拥有2200万股,金融投资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力帆不忘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从1992年到至今,力帆向社会累计捐赠6315余万元。截至2006年,力帆已建成光彩学校73所,并计划到2010年在全国建成100所光彩学校。2005年11月,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荣获由国家民政部和中华慈善总会颁布的“中华慈善奖”,成为重庆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
尹明善董事长是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第三届会长,曾荣获“全国光彩事业奖”、“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2002年全国质量管理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2004年4月,被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2004年12月,尹明善董事长被中共中央统战部等五部委授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力帆集团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杰出典范,力帆的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尹明善董事长曾多次受到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吴仪、李鹏、朱镕基等的亲切接见,朱镕基同志称赞尹明善是一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
出口让力帆海外获利,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寻找在海外崛起的中国品牌活动中,力帆品牌成为首选。
力帆集团自1998年取得自营进出口权后,其出口创汇业绩逐年走高,2006年出口创汇额占重庆市出口总量的10%,居重庆市出口30强之首,在国内同行中位居前列。力帆的产品远销东南亚、西亚、欧洲、非洲、南美等100多个国家。2001年9月,力帆摩托首销日本,改写了中日摩托车有来无往的历史。2003年力帆集团开发的摩托车、发动机等产品通过欧盟e-mark认证,标志着力帆产品可以自由进入欧洲18个国家。力帆摩托在越南、泰国、土耳其建有工厂,力帆轿车已在越南下线。2007年8月,力帆轿车还将在埃及、俄罗斯下线。
2005年5月,中国CCTV2《品牌中国》栏目推出“寻找在海外崛起的中国品牌”特别节目,通过一大批实力雄厚的记者,在遍布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的“寻亲”后,一致认为,喻为中国摩托车行业出口之王的力帆集团生产的力帆摩托车,作为中国摩托车行业在海外崛起的中国品牌当之无愧。
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首先要实现品牌国际化,如果没有品牌国际化作依托,很难参与国际化竞争。品牌国际化是企业对全世界消费者商品价值的一种承诺,更是全球消费者的一种心理认可。它代表着统一的品质、恒久的企业形象、全球化的服务、共同的消费心理基础和不断的技术创新,是企业对全世界消费者商品价值的一种承诺。
尹明善踌躇满志。他说:“我们要拿下全世界!力帆的目标是把国外市场的销售量占到销售市场的50%,3———5年一定要实现,变成一个真正的全球化企业。我们已经占据了东南亚市场,并且我们有了五朵金花,在尼日利亚销量第一,今年主打欧洲市场,我们要拿下美国市场,拿下美国市场就等于拿下了全世界。”
力帆是中国的,但更是世界的,力帆要坚定不移走国际化全球化道路!
尹明善踌躇满志,他说:“我们要拿下全世界!力帆的目标是把国外市场的销售量占到销售市场的50%,3———5年一定要实现,变成一个真正的全球化企业。我们已经占据了东南亚市场,并且我们有了五朵金花,在尼日利亚销量第一,今年主打欧洲市场,我们要拿下美国市场,拿下美国市场就等于拿下了全世界。”
尹明善说:“力帆摩托闯世界,靠的是真本事,这个真本事,就是属于自己的品牌。”
在获得了2006年大丰收之后,“力帆人”开始了新的征程——
尹明善说:“到2011年,就是力帆创立20年,届时,力帆一定要实现销售250亿,出口10亿美元,国外建立工厂8家,力帆跨国大集团的愿望一定要实现”!
2007年,力帆摩托车出口要上升13%,通机上升30%;
2007年,力帆正式启动海外战略 计划2008年前,力帆要在国外建成9个KD工厂;
力帆集团有望年内在香港上市;
道路坎坷,任重而道远!
触摸了成功,获得了辉煌的“力帆人”,在尹明善董事长的带领下,向着更高、更远、更充满了希望的目标迈进。(作者 熊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