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她们,将品牌诠释得淋漓尽致(上)

2007-07-13

中国摩托车产业历经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在这之前的几十年时间中,很多摩托车生产企业曾经徘徊过、迷茫过、困惑过,在历经了行业竞争的风风雨雨和坎坎坷坷之后,有的激流勇进,成为了行业中的幸存者,甚至佼佼者;有的激流勇退,成为大浪冲击中的流沙而被淘汰出局。在历经多次国家行业政策规范、CCC强制认证和国家生产准入等较大的动作和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之后,中国摩托车行业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格局终于形成。

是“胜者”为王或者是“剩者”为王,也许对于至今还存在着的企业并不重要,因为毕竟在闯过了一道道的激流险滩之后,能够在严峻考验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巨大的成功和胜利,只是对于获得了成功和胜利的企业而言,重要的是需要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一下认真的总结,看一看对于得到了发展的企业来说,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取得了暂时的成功和胜利,之所以说是暂时的,则是因为对于如今存在着的企业来说,不论企业的规模大小,利润高低或在行业产销的排名如何,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这些企业现在想的、做的绝不是流星而是恒星,是做百年老店而不是做昙花一现的过客,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今天的成功和胜利,显然只是万时长征中的第一步,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

做百年老店,做世界名企,是我们很多中国摩托车企业的一个梦想,而做百年老店,做世界名企,最重要的还是必须有一个在中国、甚至在世界都叫得响的品牌。试想,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响当当的品牌,想在竞争对手如林的今天,不要说百年老店、世界名企,就连生存和发展的希望也是很渺茫的。

当今社会,品牌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内容,成为企业在市场中披荆斩棘的利器;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美国品牌价值协会主席拉里—莱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 拉里—莱特的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品牌,乃企业发展之强大动力。

中国品牌竞争力学派的创始人李光斗认为,在面对竞争对手的进逼时,企业最重要的财富不是有多少土地和厂房,而是强大的能使人产生购买冲动、使人产生长久忠诚的品牌,因为我们已经进入品牌化生存的时代,品牌竞争力是一个企业最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于是,品牌便成为了中国企业的众多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拥有高溢价能力的品牌是品牌战略的重要目标。事实已经证明,品牌战略实施得好的企业,必然会得到实实在在的利润回报。

中国制造的品牌打造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物质的极度匮乏,中国国内企业只是一味的按照国家下达的计划进行着生产,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作为生产主体的企业不可能有好多的精力和投入来抓品牌建设。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因为中国农村和城市的改革,人们对于商品的需求量开始放大,企业在增加生产的同时,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能够超过对手,也就开始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来宣传自己的品牌,于是,在国际大公司的影响下,中国开始出现了“品牌热”。这个时候品牌的特点就是在媒体上出现的就是品牌,知名度就等于品牌,因此,在这一时期,中国企业对品牌的认知往往具有随意性和主观性,把品牌简单地等同于“质量”和“名牌”等,因此在实战中进入了很多误区。20世纪90年代初,以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为主题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揭开了保护中国名牌、中国品牌的序幕。名牌、商标、品牌等名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并逐渐主导市场,引导消费。与此同时,随着包括品牌研究、品牌评估、品牌评比等大量工作的开展,国人的品牌价值意识得到了很大的增强,企业对品牌工作的重视和保护也被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品牌热”被那昏天黑地的“价格战”所取代,价格越低产品越好销,什么品牌都在这个低价格下显得苍白无力了,这个时期的品牌建设处于也就处于“马鞍型”的低谷。直到2001年中国加入WT0后,一些优秀的中国企业开始重新思考品牌战略的重要性,中国品牌开始利用渠道和服务让自己的品牌价值开始最大化,因此更多的品牌依靠终端和通路的延伸成就了自己,而售后服务成为必要的品牌建设条件,专柜和专卖店的大量复制是这段时间品牌建设的最大特点。

历经前几年的发展,第二轮品牌热在中国兴起,迎来了中国品牌时代的第二个春天。于是,中国企业界便形成了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流企业做品牌、定规则;二流企业做产品、忙推销。品牌作为企业综合实力的象征,已经成为代表企业竞争力的标志。品牌附加值低,品牌力弱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经委副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指出,当今世界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近些年来的市场竞争实践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往日单纯的生产竞争、产品竞争、广告促销竞争、价格竞争等初级竞争手段已经在明显淡化,代之而起的是以品牌竞争为代表的高级竞争手段。可以说,由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现代消费观念的形成,未来的市场就是名牌的市场:谁拥有名牌,谁就占有市场。品牌国际化将成为中国企业向外拓展的主流方向,中国企业将由产品营销转换为品牌营销。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称雄并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相当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品牌意识,逐步树立起了品牌观念,有效地实施了品牌战略,从而拥有了一大批世界级的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

立志将中国摩托车产业做大、做强的企业,竭尽全力精心打造着企业的品牌,从1996年9月,作为重庆市第一家乡镇企业集团的重庆隆鑫集团,其隆鑫品牌以6.7亿元,顺利通过中国社会调查所和香港亚事国际评估所的评估,成为中国机械工业领域乡镇企业产品品牌获国际认证的第一家企业。到2006年,大长江集团入围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亚洲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豪爵”品牌成为入选该榜的中国摩托车行业唯一品牌、2007年2月,大长江集团“豪爵”品牌,以68.51亿的品牌价值入围中国商务部公布的中国2006年度“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之列,并排名上榜六家摩企之首;继2007年2月14日,隆鑫入围中国商务部2006年度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之列后,4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民族品牌竞争力——2007中国市场消费论坛高峰会”上又荣获“2007中国摩托车市场消费者首选品牌”称号,10年来,中国众多的摩托车生产企业为打造并提升企业品牌,都做出了艰辛而卓著的努力。 (熊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