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合作型技术创新,才是国产摩托车品牌的明智之举

2017-05-11

[提要] 观察和分析,近些年来,国内摩托车品牌的一系列市场战略,我们不难发现一点,就是越来越多的厂家都在寻求与国内摩托车厂家或者核心配件厂家的合作

观察和分析,近些年来,国内摩托车品牌的一系列市场战略,我们不难发现一点,就是越来越多的厂家都在寻求与国内摩托车厂家或者核心配件厂家的合作。合作的背后,真正的动机应该是国内摩托车厂家在积极寻求技术突破与创新,而这种合作型创新方式,对面临激烈竞争、严峻环境的中国品牌来说,无疑是最有效率的。

任何企业都不能做到“十项全能”

为什么我们要进行品牌间的合作?因为任何一家摩托车企业都不可能在任何方面做到完美,设计感强比别人强,性能可能就不如其他品牌;发动机最好,减震可能会技不如人。即使是百年品牌,也总有自己擅长和欠缺的地方,很难在各方面做到面面俱到,很难在各方面做到没有竞争对手。百年车企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各方面发展都亟需完善的国产品牌了。

所以,合作的优势显而易见。能够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技术能力的获取、传递和整合,加快技术进入市场的速度,节约学习成本和协作成本,建立和发展关系资源,实现知识的合作生产与利用以及有利于突破贸易壁垒等。

对于中国摩托车市场,海外汽车品牌虽然技术研发能力有优势,但其在技术研发前期对于中国消费者的深入了解环节是不会优于国内车企的;国内车企之间,虽然对于中国消费者的了解都有优势,但基于车企本身发展历程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在技术研发领域的发展阶段以及在技术研发领域的优势环节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各个车企之间进行技术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无疑是快速提升体系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举措。

完全自力更生并不是明智之举

这些年来,国内摩托车企业都在强调自主研发,也有不少企业坚持正向研发,但自主研发之路走得并不容易。

一方面,国内摩托车企业的发展历程短,摩托车工业体系能力并不强,还有不少的短板要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能力的升级以及市场消费群体的年轻化,无论从产销规模还是产品的档次和多样化等方面,中国摩托车市场的发展都相当迅速。因此,如果国内摩托车企业谋求完全依靠一己之力坚持正向研发,那么无论是从包括资源及时间在内的研发成本还是从产品的成功率等环节,都必然面临较大的风险。

所以,在当前阶段,中国摩托车企业选择借用海外摩托车品牌的车型平台进行产品开发,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产品研发设计以及与其他国内摩托车企业展开合作等举措,来实现企业体系能力的快速提升,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那么这样的抉择是无可厚非的,也是最有效率。

借力打力,实现逆袭

如果说诸如市场换技术的合资以及借用海外摩托车品牌的车型平台等举措,是中国摩托车企借了海外摩托车品牌的力,那么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中国摩企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技术创新领域的突破,中国摩托车企业会实现逆袭,并开始“打力”之路。

孤军奋战势单力薄,希望更多的中国摩托车品牌可以通过合作型技术创新,借众之所长,实现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从而谋求驱动自主发展,最终成就“大而强”。